百燕之家 / 问答 / 详情

竹叶青的春茶采摘有什么讲究吗?

2023-07-24 10:51:20
Chen

竹叶青春茶是严格执行“高山、明前、茶芽”三大采摘标准的。

其中高山指的是峨眉山海拔600-1500米的茶园,明前指的是在清明节前完成茶芽的采摘生产⁞༜茶芽指的是鳞片舒展后的饱满茶芽。再经过38道加工工序和106项检测标准,这样制出来的春茶既营养又香气馥郁。这可能就是竹叶青茶受欢迎的原因吧。

春季新茶大批上市,春茶是采摘越早品质越好吗?

采摘时间可以影响春茶的品质,但不一定是越早越好。春茶一般是在立春到谷雨这段时间采摘的。一般来说,春茶采摘的时间越早,新梢嫩芽叶子新鲜程度越高,雨水也较少,受病虫害的影响也较小,茶质更加清香鲜爽,口感更佳。但是采摘时间也因地区和气候环境而有所不同。有时较晚的采摘时间可以产生更具花香的春茶品种。此外,茶制作流程和质量管理也是影响春茶品质的重要因素。因此,选择新鲜、正宗、生产过程规范的春茶可以品尝到最佳的春茶口感。
2023-07-24 01:58:182

春季新茶大批上市春茶是采摘越早品质越好吗?

不一定哦。如果过早地采摘,茶叶的新芽都还没完全展开,有效营分累积的不够,做出的茶不但香气偏轻,茶味涩、淡,并且不耐泡。现在大多数人一味求“早”,拔苗助长,使得春茶市场混乱让我们离好茶越来越远。春茶的选购技巧1、观外形春茶的叶子一般裹得较紧,显得肥壮厚实,有的还有较多毫毛,色泽鲜润,香气浓郁而新鲜。夏茶和秋茶则叶子松散,颜色暗,香气平和,与春茶有很大区别。2、查汤色茶叶在贮藏过程中,构成茶叶色泽的一些物质,会被缓慢分解或氧化,使绿茶的色泽变得枯灰无光。而隔年茶茶褐素的增加,则会使绿茶汤色变得黄褐不清,失去原有的新鲜色泽;春茶冲泡时茶叶下沉较快,香气浓烈持久,滋味醇厚;夏茶和秋茶在冲泡时茶叶下沉较慢,香气不高。
2023-07-24 01:58:361

春茶越早采摘越好?

春茶越早采摘越好?大家对春茶认识最严重的误区就是,认为越早采摘的春茶品质越好,这并不准确。经过一个漫长冬季的储藏养分,深埋土里的根系吸收到的矿物质养分十分饱满,使得春季萌发的茶芽肥硕,色泽翠绿,叶质柔软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等营养物质,香气强烈,滋味鲜爽,变化丰富。且早春气温相对较低,茶树一般无病虫危害,则农药残留微少,因此在头春采摘的茶叶品质,往往是一年中最佳的。而“头春”,并非“早春”。只要是在春天第一波长出,第一次采摘的,都算是头春茶,并不是说越早采摘的越好。万物生长自有它的定律,只有到了一定的时候才是最佳,如果过早地采摘,茶叶的新芽都还没完全展开,有效营养成分累积的不够,做出的茶不但香气偏轻,茶味涩、淡,并且不耐泡。现在大多数人一味求“早”,拔苗助长,使得春茶市场混乱,让我们离好茶越来越远。
2023-07-24 01:58:521

春茶,哪几个盲点需要值得注意?

1、并不是越早的春茶越好很多人在选择的时候,会产生一个误区,认为越早的春茶品质越好,其实并不是这样的。茶树在经历了冬天几个月时间的滋养后,茶树的根系早就吸收了很多营养物质,所以在春季的时候,茶叶会生长的很好。而且春季的茶叶因为没有病虫害和污染的问题,所以是一年中品质最好的。而在春天第一季的时候采摘的春茶,就叫做春茶。但是并不是越早采摘的春茶品质就越好。很多春茶在第一次采摘的时候,因为茶叶并没有完全的长开,所以这时候的第一波茶叶虽然是春茶,但是并不是品质最好的。而品质最好的茶叶,往往是在一定的时间内,茶叶完全伸展开,这时候茶叶的养分已经吸收的很饱满了,所以这才是品质最好的春茶。2、不是所有的茶叶都是明前最好现在很多人都会以为,只要是在清明节采摘、制作的茶都叫做明前茶。但是明前茶只是我国茶区按照节气的不同,对不同阶段的春茶的一种称呼。而且明前茶主要是指绿茶,以及一些少量的红茶。而且云南、贵州、四川等地的茶叶也是在清明之前采摘的,却不能叫做明前茶。3、茶叶并不是越新鲜越好很多人在喝茶的时候,会对茶叶产生一个误区。认为茶叶越新鲜的话,就说明这个茶叶越好。但实际上,很多新鲜的茶叶在刚采摘回来的时候,因为保存时间比较短,所以会含有较多的未经氧化的多酚类、醛类及醇类等物质。虽然这些物质对健康的人没有什么影响,但是对于肠胃功能比较差的人来说,会很容易引发胃病。所以,在拿到新鲜的茶叶的时候,可以将茶叶保存半个月之后再喝茶叶,这样的话,就会将茶叶中所含的某些物质散发掉,也就不会出现什么问题了。
2023-07-24 01:59:001

古树茶春茶真的越早越好吗?

普洱古树茶经过了秋冬季的修养,深埋土里的根吸收到的矿物质养分十分饱满,使得春季萌发的茶芽肥硕,色泽翠绿,叶质柔软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等营养物质,香气强烈,滋味鲜爽,变化丰富。且春季茶树一般无病虫危害、无污染,因此在头春采摘的茶叶品质,往往是一年中最佳的。过早地采摘,茶叶的新芽都还没完全展开,有效营养成分累积的不够,做出的茶不但香气偏轻,茶味涩、淡,并且不耐泡。现在大多数人一味求“早”,拔苗助长,使得春茶市场混乱让我们离好茶越来越远。正确的采摘应该在4月底到5月初这段时间,茶叶得到了足够的养分,制作出来的茶不仅味道生津回甘、滋味醇;颜色也是晶莹红明透亮。最后,鲜叶在每天采摘最佳时间在日出后半小时后,这样可以避免由于鲜叶水分含量过高,解决不利杀青与萎凋的问题。
2023-07-24 01:59:241

你知道怎么挑选最好的春茶吗 春茶的三个误区

原创 | 义芳君眼下,春茶即将热热闹闹上场了,茶人们又即将迎来一场“大考”。这场大考,考的不仅是我们的鉴茶水平,还将考验我们的辨茶水准;不仅关乎我们的味蕾体验,还关乎我们实实在在的钱袋子。总之,一句话,见证我们“火眼金睛”、“巧舌如簧”的时刻到了。下面,义芳君就跟大家分享一下购买新茶时经常会遇到的三大误区。1、以貌取茶现实生活中,颜值高往往近水楼台先得月,长得好看更具先天优势。很多人买茶时,常常“见色忘利”,喜欢以貌取茶。譬如:买绿茶专挑越嫩绿越好;买金骏眉专挑越黄越好……等等。品相固然重要,但品相好不等于内质一定好,我们不能“以偏概全”。有些茶品相虽然存在瑕疵,譬如:一些野生茶,因为少了人工干预,免不了被虫咬,茶叶长得不够壮硕,大小也并不规整,但精制后野茶的品质优异性就呈现出来了。所以,买茶时最好能够全面考察茶叶的形、色、香、味等多项因素后,进行综合评定,不能以貌取茶。2、就高不就低有些人买茶就更神了,直接看价格,认为“贵有贵的道理,便宜有便宜的理由”。既然我看不懂,那直接就高不就低,买个高价茶算了。那岂不是成了冤大头!譬如:同样是武夷岩茶,有人卖6800元,有人却卖1600元,还有人只要600元。可能6800元的品质与1600元的品质实际上相差无几,只是因为出身不同而已。所以,市场价并不等同于品质。我们买茶的目的就在于能够依靠自己对于茶的认知,发现茶叶真正的价值,并剔除掉其中的水分,既买到适合自己口味的茶,又能尽量少花钱,达到物美价廉的效果。3、唯品牌论很多人买茶就看品牌,唯品牌第一。平心而论,品牌茶的优点不言而喻,品质管控比较到位、工艺水平不会太差、产品包装比较上档次……但是,我们别忘了真正“高手在民间”。同样,真正“好茶在民间”。义芳君一直以来秉持这样的观点,真正的好茶一定不是规模化、工业化的产物,而是个性化、小批量的精制化产品。而且基于茶叶的天然属性,真正的好茶是可遇不可求。所以,真想买点真正意义上的好茶,那还是别把眼光只盯在品牌茶上,而应该从源头入手,放在真正的原产地上。我是【义芳君说茶】,每日分享原创茶文。欢迎茶友关注交流,留言转发。
2023-07-24 01:59:322

普洱春茶,“求早”就是“求好”吗

普洱茶并不是越早越好。春暖时节,草长莺飞,又到了一年一度春茶上市的季节,久等了一冬天的老茶人们都在此时翘首期盼,等着尝鲜。春茶固然是好的,尤其是头春茶,一个冬天的休眠和养分储备,让其在春天的第一片芽叶中累积爆发,那个中的鲜灵高爽之气,确实并非夏茶、秋茶所能及。所以,早在唐朝年间,就有以“春分”时节特早萌芽采摘制作“明前茶”为贡品,侍奉宫廷的记载。而且清明节对部分春茶而言确实是个分水岭,明前明后的口感相差甚远,在这样千百年沿袭而下的口感习惯与认知背景下,“春茶以早为喝”、“春茶越早越好”在近几年茶叶消费走高的市场趋势下,成了另一个被热炒的居高不下的认知概念。在每个冬末初春的漫长等待中,早春茶在市场往往供不应求,一上市就被抢售一空,而早春茶等同于“高端礼品茶”的现象,在茶业界亦屡见不鲜。清明前的春茶,早一天就高一个价,清明后的茶,晚一天掉一个价。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今天要给大家提个醒——不要太过执着于追求茶叶之“早”,因为春茶可不是越早越好!所有春茶采摘时间并非是明前最佳中国的顶级名优绿茶,很多集中在以安徽、浙江、江苏为核心的长江流域江南茶区,但这里的顶级绿茶,绝大多数不是早生种,发芽率受天气制约的因素很强,最好地方的原生种一般都要到3月中下旬之后才出得来。以西湖龙井为例,最特级的原料是来自群体种的一芽一、二叶,而非早生种的细嫩单芽,采摘的最好时间是在4月初而不是更早的时候,在这个时候,它们的物质内涵最丰富,口感亦为最佳。而在江浙一代,更有“骑火”茶胜明前茶之说,骑火茶是于清明节当日采摘的茶青制作的,火前嫩,火后老",唯有骑火刚刚好,相比明前茶的"无味至味",骑火茶更显茶味,且不浓不淡恰到好处。神奇之处在于,茶树在清明期间(很多植物亦是),其内涵营养物质将达到峰值,乃老茶客的清明极品。而除了江南茶区,云南普洱茶亦然,根据当地制茶的经验,班章茶重香,因此班章区域的茶要早一点采摘的茶做出来是最好喝的,所以3月中下旬就差不多开始采摘了。但易武区域却恰恰相反,易武茶中汤水滋味,最好的采摘制作时间应该是清明以后为最佳。可以说,每个区域有其各自的地理、气候和树种条件,也都有其专门的采摘时间,一味求“早”,其实是对不同茶叶差异性的漠视。春茶并非都是越早品质越好为了争“早”,国内一些茶叶产区的茶商早就各显神通。有产区从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发展大棚茶叶,但是大棚茶叶生长期短,有效营养成分累积不够,口味淡、不耐泡,始终不能与棚外生长的茶叶相提并论。而为了占得先机,有一些茶农则瞄上了茶品中的“早生种”,比如乌牛早就是个中范例。像乌牛早就差不多要比龙井要早半个月萌发,比西湖这个区域原生的群体种差不多要早一个月萌发上市。而每逢少量新茶上市之时,就是假茶纷至沓来之日,用乌牛早冒充“西湖龙井”,早就屡禁不止。外省茶冒充名优绿茶更不在少数。因为地理和气候的原因,云贵川的茶叶成熟上市的时间普遍要比江浙区域要早,所以更有投机者以次充好,“李逵”没上市,“李鬼”就唱起主角。这些都是一味求“早”,所催生出的市场乱象,它们最终让浮躁的茶商陷进了市场炒作的泥潭,也让我们离好茶越来越远。春茶未必都是全芽头最好事实上,大家追茶不应该是追“早春茶”的概念,而应该是“头春茶”的概念。头春茶就是一年中第一波发芽长出来的标准叶子,只要是开年的第一次采摘,就都是头春茶。因为茶叶经过一个冬天的休眠,累积了非常多鲜爽的滋味和营养物质在里面,所以它只要是头春茶,这些口感鲜爽的东西及营养物质就在里面,而并不表示越早越好。关于普洱茶春茶是否越早越好可以查看普洱文化网站!
2023-07-24 02:00:251

春茶采摘一般什么时间最佳?

当然是清明以前,二三月份,春季南方空气温润的时候,最适合采摘春茶,制茶。一个熟练的茶工一天可以采摘半斤茶叶,这时候的人工费用也是比较高的,这也是春茶售价昂贵的原因之一。此时的茶树刚刚发出嫩芽,虫害还没有发生,没有农药残留,茶叶中的营养物质也最丰富,是最健康环保的茶叶。
2023-07-24 02:00:342

春茶,夏茶,秋茶,冬茶的采摘时间怎么划分?

春茶有“明前茶”、“雨前茶”、“春尾茶”之分,夏茶为立下之后立秋之前,秋茶为立秋之后,也为谷花茶,就是谷子收获的季节,冬茶乃立冬之后至二年立春前。
2023-07-24 02:01:221

春茶采摘时间和收获季节

春茶是指3月到5月中旬这个时间段种采收的茶叶,采收时间可持续两个月左右,最晚不要超过6月份。福建春茶在4-5月份进行采摘;山东崂山的春茶一般在3月15日左右进行采摘;云南春茶在3-5月份采摘,持续3个多月的时间;四川宜宾的春茶在2月中旬就可以开始采摘。春茶采摘时间春茶是指3月到5月中旬这个时间段种采收的茶叶,采收时间可持续两个月左右,最晚不要超过6月份,这个时候气温适中,雨量充分,茶树也经过了冬季的休养生息,这时的茶芽肥硕,营养价值最为丰富。不同产地春茶采摘季节春茶常见的产地有福建、山东崂山、云南、四川宜宾等地区,不同地区的春茶采收时间并不相同。福建春茶采摘时间福建春茶在4-5月份进行采摘,上市时间会受到茶树品种的影响,这里的春茶受到雨水的滋润,一般刚入口时会比较苦,回味有余甘。山东春茶采摘时间山东崂山的春茶一般在3月15日左右进行采摘,在清明节前后上市,是一种绿茶,茶叶品质优良,有着叶片厚、滋味浓、豌豆香等特点。云南春茶采摘时间云南春茶在3-5月份采摘,持续3个多月的时间,这里盛产普洱茶,茶叶品质极佳,茶汤橙黄浓厚,茶香持续时间长久,既可清饮,也可混饮。四川春茶采摘时间四川宜宾的春茶在2月中旬就可以开始采摘,这里的茶叶种植历史悠久,茶叶制作技术精良,有着“早、嫩、快、好”等特点。不同品种春茶收获时间茶苗一般在10月中旬到11月份的时候栽种,不同品种间的采收时间也有所差异,比如绿头茶在2月份就能采摘,福鼎白茶在3月份采摘,红茶则是在5-6月份采摘。
2023-07-24 02:01:291

春茶,需要知道的盲点有哪些?

采茶的过程当中,都是选取茶树的嫩芽,因为越嫩的茶叶口感越发的清香。这时候不少人就认为越早采茶,茶叶就越嫩,但是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等到合适的时机采摘,才不会有苦涩的味道。
2023-07-24 02:01:484

春季新茶大批上市,我们如何才能识别新茶的好坏?

根据新茶的色泽,还有味道进行辨别,了解辨别的方式,可以通过经验的积累进行辨别。
2023-07-24 02:03:094

如何判断春茶的好坏

1、干燥程度首先仔细观察春茶的干燥程度,一般干燥程度较好的春茶,质量也会比较好,而干燥程度较低的春茶则容易发霉。2、茶叶形状观察春茶的茶叶形状,如果茶叶形状比较完整的话,则说明该春茶是人工采摘的,而如果茶叶破损的话,则说明该春茶为机械采摘。3、闻气味冲泡一盏春茶,然后闻看看春茶的气味,如果散发出一股清淡的茶叶香,则说明该茶叶比较好。4、茶汤颜色仔细观察茶汤的颜色,如果颜色呈现清澈明亮的颜色,则说明为好茶,反之如果茶汤很浑浊的话,则说明该茶叶质量较差。
2023-07-24 02:03:511

如何有效提早春茶萌发时间

修剪采摘要想春茶发芽早,成龄茶园春茶前一般不进行修剪,尤其是大的修剪。但对于去年冬天遭受较严重冻害的茶园,应及时进行轻修剪,修剪深度以剪去冻害枝条为宜,宜轻不宜重,宜早不宜迟。茶树的主要修剪季节应该发到春梢停止生长时进行。另外,秋茶采摘不宜过重,最后一轮尽可能打顶采。肥料品种选择,有机质含量高,则发芽早,反之发芽晚。试验证明,施用撒太亩茶树专用肥80-120公斤的,发芽较其他肥料对比早3-7天。
2023-07-24 02:03:592

什么是春茶呢

1、由于茶区、茶叶品种不同,各地的春茶采摘、制作、上市的时间亦有所不同,而春茶的上市时间一般为3月15日~4月20日左右,如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的上市时间为3月中旬,信阳毛尖为三月底四月初上市,六安瓜片为清明前后上市,都匀毛尖为4月初上市。2、春茶,茶的种类。一般指由越冬后茶树在春天里萌发的芽叶采制而成的茶叶称为春茶。
2023-07-24 02:04:171

春茶采摘时间是什么时候?

一般指由越冬后茶树第一次萌发的芽叶采制而成的茶叶称为春茶。春茶由于茶树营养物质丰富,故而叶肉肥厚,芳香物质和维生素含量较高,滋味鲜爽,香气强烈,外形条索紧结重实。通常绿茶色泽绿润,品质较好。春季温度适中,雨量充分,再加上茶树经过了半年冬季的休养生息,使得春季茶芽肥硕,色泽翠绿,叶质柔软,且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特别是氨基酸。 不但使春茶滋味鲜活且香气宜人富有保健作用。春茶约3月下旬萌芽,一年分四季采制,谷雨至立夏(4月中下旬一5月上旬)为春茶,产量占全年总产量的40-45%。如果你想要买安全不打农药的茶叶,可以到待客九品上预订,茶树下放养跑山鸡,虫害较少,严格控制质量。
2023-07-24 02:04:261

春茶的春茶采摘

春茶采摘,应该注意:1.开采一般在4月上中旬,当茶园中有10-15%的新梢,达到采摘标准时即可开采。一般像绿茶比较好的就是明前茶(即清明节之前)、谷雨茶(每年4月19日~21日视为谷雨)这两个节气,具体时间跟气候有关,如果这期间倒春寒等因素降温,可能就会晚一些。2.做到及时采。“早采三天是个宝,迟采三天便是草”,并做到分批多次采,先发先采,后发后采。3.人工手采时,应尽可能把对平叶和生长不正常的芽叶采下来。幼年茶树应“以养为主,以采为辅,打顶护边,采高养低,轻采养蓬”;成年茶叶“以采为主,以养为辅,采养结合”。采摘时切忌用指甲掐下茶叶,也不可用手捏紧茶叶。严防采光叶片,采碎芽叶,也不可折断枝条,或老嫩一把捋的做法。4.每种茶的采摘时间都关系着茶叶成品的质量。一般来说采摘要在晴天进行,雨天一般不采。一般上午采、中午拣,当天制完。名优类茶,采制精细,品质优异,经济价值高,是中国茶叶生产的一大优势。名优茶发展迅猛,不但一些传统名茶,如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黄山毛峰、六安瓜片、信阳毛尖等产区扩大,单产提高,而且还不断开发创制了许多新的名优茶种,如荆溪云片、无锡毫茶、安吉白片、临海蟠毫、敬亭绿雪、霍山翠芽、安化松针、高桥银峰、永川秀芽等。名优茶类对鲜叶的嫩度和匀度要求大多较高,很多只采初萌的壮芽或初展的一芽一、二叶。这种细嫩采标准,产量代,花工大,季节性强,多在春茶前期采摘。中国内销和外销的大众红、绿茶类,如眉茶、珠茶、花茶、工夫红茶、红碎茶等,是中国的主体茶类,鲜叶原料的嫩度要求适中,待新梢展叶到一芽二、三叶或一芽四、五叶时,采摘一芽二、三叶和幼嫩的对夹叶。在实际运用时,还应按季节迟早和成品茶不同级别的要求而灵活掌握。一般春茶前期,采制特组长和一级茶,以采一芽二叶为主。春茶中期,采制二、三级茶,以采一芽二、三叶和对夹叶为主。春茶后期,采制四、五级茶,以采一芽三叶和对夹以为主。这种较适听采摘标准,量质兼顾全年采摘批次多,采期长,经济收益高。
2023-07-24 02:04:351

有关春茶的三个误区,你知道吗

原创 | 义芳君话说惊蛰一过,九九江南风送暖,融融翠野启春耕。春天在一片姹紫嫣红的春花绽放中,在一片鹅黄浅绿的茶园风光中徐徐铺开画卷。眼看春茶中的“赶早者”各地绿茶又要让翘首企盼的茶人们按捺不住内心的躁动。可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选择绿茶就好似陷入一个个怪圈或者误区中,争着抢着非“明前茶”才好,非得要“最绿最嫩的或者一定要最早最头采的”,好似越嫩越早,绿茶品质就一定越好?!这样真的好吗?今天义芳君就跟大家一起探讨平常大家喝绿茶春茶中常常不自觉陷入的三种“怪圈”现象。1、越早采越好可以肯定的是,春茶并非越早越好,尤其是绿茶。绿茶的早只是一个相对概念。绿茶是我国地域分布最广的茶类,东南西北均有栽培。由于不同纬度、不同海拔以及不同茶树品种、茶园管理水平等等,还有非常重要的当年时节的天气情况,同样是绿茶,茶树的抽芽时间并不一样,也并非一成不变。纬度较低的四川盆地、江浙一带的绿茶二月底就会发芽,有的三月初就有头采;而纬度较高的陕南、山东日照则要到三月底、四月初了。况且,现在有些不良商家为了迎合消费者,一味赶早,明明茶叶还达不到真正的采摘条件,便开采了,甚至用上了一些激素类药物,达到催芽目的。当然,对于同一片茶园来说,越冬后头采的由于天然的内质差异,的确会比后采的品质上要优质许多。2、越早喝越好这也是典型的误区之一。绿茶素来有娇嫩尝鲜的特色,但即便如此,也并非越早喝越好。新茶一般茶多酚、咖啡碱等含量高,火气重,刺激性强,尤其是绿茶采用的是接近不发酵的天然工艺,茶叶中原有成分留存更多,更具寒性。因此,绿茶春茶开饮之前,也建议还是要在合适的储藏条件下,放置个把星期,退火纯化,如果是经过多次转手的茶叶,最好是了解清楚该批次茶叶的正确上市时间。3、越鲜嫩越好对于绿茶,很多人都是一味追求鲜嫩,觉得“单芽一定比芽叶品质更高”。实际上,芽虽娇嫩,但茶叶内含的营养物质不见得是最好的。植物学上,不同品质成分在茶叶中的不同部位含量并不相同。譬如:芽头的氨基酸含量最多,但叶中的茶多酚、咖啡碱含量却比较多。所以,你看到的高等级绿茶,譬如龙井茶、碧螺春,实际上很少是单芽制作,反而是一芽一叶,嫩度适中,香气与滋味才能达到最佳的和谐统一。这样制成的绿茶品质鲜爽醇和,如果只是单芽制作,不仅制作上增加了难度,揉捻整形不容易,而且味道偏淡,茶味反而更弱。如此,喝绿茶春茶,就是要结合当地的天气状况,时时了解自己目标茶区的采制状况,赶巧不赶早,要喝就喝正季茶。我是【义芳君说茶】,每日分享原创茶文。欢迎茶友关注交流,留言转发。
2023-07-24 02:05:032

采茶时间是什么季节?

我国大部分产茶地区,茶树生长和茶叶采制是有季节性的。通常按采制时间,划分为春、夏、秋三季茶,少部分还有冬茶。在采制时,讲求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的结合。在茶叶采摘的过程中光有地利与人和,没有天时的配合,不仅茶叶产量会减少,茶叶品质也会受到影响。茶叶采摘最佳时间  从季节上来看,春季采摘最为合适,由于春天雨水充沛,气温温和,加上茶树经过一个冬季的休眠,根部积累了丰富的养分,使得春季茶树生长特别旺盛,春梢芽叶肥厚,色泽翠绿,叶质柔软,幼嫩芽叶毫毛多,与茶叶品质形成的有关的有效成分,如氨基酸、可溶性果胶、维生素C和芳香油含量富集,不仅使茶叶滋味醇厚鲜美,香气浓郁,而且保健作用更佳。因此,春茶,特别是早期春茶往往是一年中茶叶品质最好和采摘最合适的时期。  但是,就茶类之间来说,如红茶,采摘的时间在夏季最佳。由于夏季茶树中茶多酚含量上升,有利于红茶的发酵,形成更多茶红色和茶黄色素,使红茶的干茶和茶汤色泽更为红亮,滋味更具刺激性。从一天的时间来看,一天中最好的采茶时间是在上午7点后、1点前。如果茶园里有树能挡阳光的话,下午1点后至4点前也可以。  总的来说,采茶的时间会因为茶叶的出产地域和品种而各不相同。我国大部分茶区,季节分界明显,一般每年3-5月份采摘和制作的茶叶,称为春茶。  一般6-7月份采制的茶为夏茶,因夏季气温高,有利于茶多酚的合成与积累,茶叶苦涩味较重,适于做成品红茶。
2023-07-24 02:05:381

高温对春茶的采摘时间有没有影响

有的,没有发现采茶都是早上吗。
2023-07-24 02:06:073

茶叶越新鲜越好吗? 为什么?

01 新茶 新茶指的是从茶树采摘新鲜的树叶制作而成的茶叶,其中雨前茶指的是在谷雨时节采摘的茶叶制作而成的茶,很多人认为春茶是最好的茶。 02 茶叶并非越新越好 根据研究表明茶叶并不是越新越好的,因此刚摘下来的茶叶少了一道发酵过程,因此保存的时间会比较短,如果保存太久的话很容易变质。 03 刺激肠道 新茶里面有些物质并没有完全氧化,所以喝新茶很容易刺激人体的肠道,因此新茶也不宜多喝,否则对身体健康有害。 04 口感方面 新茶防止一个月之后再喝的话口感更好,因此茶叶中的物质被氧化之后,会有一种醇厚的感觉,而且喝起来对人体健康也是有好处的。
2023-07-24 02:06:141

春茶 在几月份开始采?

清明前后。不太懂,知道有明前茶和明后茶,说的好像就是清明。
2023-07-24 02:06:342

春茶是什么时候下来?

我国大部分茶区,季节分界明显,一般每年3-5月份采摘和制作的茶叶,称为春茶。
2023-07-24 02:06:481

春茶和秋茶的区别 采摘时间不同居然功效味道都差这么远

春水秋香,顾名思义,春茶茶汤滋味浓,韵味强,口感佳,回味久,秋茶香气高,韵味长....,哪个最好。各有千秋,就看各位喜欢哪一口了。凡冲泡后香气强烈,滋味醇厚,汤色清澈明亮的,为春茶铁观音;香气欠佳,滋味较淡而苦涩,绿茶汤色青绿,红茶汤色红暗的,为夏茶;香气不高,滋味淡薄,叶底夹杂芽叶的,为秋茶铁观音。  春茶、夏茶、秋茶的鉴别  鉴别春茶铁观音与夏、秋茶铁观音的方法是一看外形,二尝滋味。  春茶:  春茶铁观音因茶树经过一冬的休整、积蓄,所含的各种有效物质较高,因而香气强烈,滋味鲜爽,茶质好,其色泽、外形上好。  夏茶  夏茶因夏季气温较高,光和作用强,所含多酚类物质增多,因而滋味较春茶苦涩;其条索松散,颗粒松泡,有欠光、扁、平、直,色泽不正,茶叶轻飘。  秋茶  秋茶铁观音因茶树经两季采摘,营养物质显著减少,因而滋味略显淡薄,然而在寒露前后,秋茶香气浓烈,茶汤醇厚,实为秋茶最好品质。秋茶芽叶大小不匀,叶形瘦小,茶叶轻薄,绿茶色黄绿,红茶色暗红。  春茶的特性  春茶的生长期最长,原料也最为丰富,从这个角度来讲,也就是以前很多人提到的春茶最好的缘故之一,但茶叶的制作过程受气候的影响非常大,特别是近几年来,恶劣的天气给茶叶的制作带来了相当大的挑战,还有,春茶制作完成后大概一个多月,就是夏天,气温太高,对茶叶储藏很不利,因此,春茶比较容易变质。  秋茶的特性  秋茶采摘天气是最佳的,秋高气爽,因此,好茶倍出,同样的工序,对春茶来说,秋茶制作出好茶就容易得多了,加上秋茶以后即进入冬天,气温对茶叶较为适宜,不容易产生变质。  对大多数茶来说,特别是绿茶,以春茶为好,红茶则夏茶并不比春茶差,有时甚至要更好些。  一般来说,要详细了解春茶与秋茶的区别,还是需要平常多了解的,多观察的。而春茶与秋茶哪个好,其实说不准,茶客们在购买的时候,一般也是按个人喜好选择的。
2023-07-24 02:06:571

春茶问题

问1:天福茗茶之类,大点的店,一般价格是多少,请详细告知价格从几十一斤到几百上千一斤都有~具体你可以到门市店或天福发网上商城看看~ 问2:到底明前好,还是雨前好?? 虽然对普通茶客没有多大区别,但是能买明前就买明前~问3:我准备花500到1000买上一年喝的,1到2斤就够了,就我自己一个人喝,不知道买几品几级的? 目前茶叶厂家为了标榜自己的茶品质好,在定级的时候都有意偏高,本来一级是最好的,现在特三特二特一都出来了,搞得消费者很不清楚。其实你自己也给定了一个心里价位了,天福500一斤的绿茶还是可以的,你可以先到门市店去品不同的绿茶,龙井碧螺春毛尖都尝一下,可以只买一种,也可以分买几两~问4:你有什么好的建议?比方买的时候的注意事项今年的春茶估计要到3月中下旬才上市,你可以留意一下天福门市店的广告,像你一次性买500到1千,记得跟店长多侃一会,索要赠品~另外,青山绿水不是绿茶,而是小叶苦丁茶~汤色很漂亮,但不宜多喝~
2023-07-24 02:07:053

怎么辨别春茶、夏茶、秋茶?

的各方同意
2023-07-24 02:07:153

为什么春茶的品质最好

春茶通常被历代皇室列为每年的贡品,常有“天子未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之感,自古就格外珍贵,哪怕是现在,春茶的价格每年也水涨船高。一般认为由越冬后茶树在春天里萌发的芽叶采制而成的茶叶称为春茶,采茶时间根据不同产地的气候而变化。比如西双版纳最早1月就能采制春茶,长江流域一般3月开始,而山东就得等到5月份。由于春季的气温适中,雨量充沛,加上茶树经头年秋冬季较长时期的休养,体内营养成分积累丰富,所以春茶不但芽中肥壮,色泽绿翠,叶质柔软,白毫显露。加之春季的茶树经历一个冬天的霜浸雪润,不仅无病虫危害,无需喷洒农药,而且能最大程度的保留茶芽的鲜和嫩。其中的茶多酚、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的含量也较丰富,在同一地区的春茶和秋茶对比中,春茶普遍比秋茶的营养物质含量高,茶多酚高出3.0%,咖啡碱高出3.4%,氨基酸高出10,2%。想要最大程度地保留住春茶的美味,采摘和制作也大为讲究。特别是对于气候的把握,必须十分精细,既不能太早,也不能太晚;既不能太冷,也不能太热,温差太大或者湿气雾气太重,都有可能影响到春茶的制作。但是,由于我国每年春季都会有不大不小的寒潮,如果保护不当,对新长出的嫩芽也会有比较大的影响,同时偏冷地区的霜冻还会减慢茶叶的生长速度,从而错过最佳的采摘时间。再加上春茶只采摘嫩芽叶,本身产量就极为有限的情况下,春茶也就显得格外珍贵,价格更是水涨船高,每年都能卖出天价。
2023-07-24 02:07:363

春茶上市时间 什么是春茶呢

1、由于茶区、茶叶品种不同,各地的春茶采摘、制作、上市的时间亦有所不同,而春茶的上市时间一般为3月15日~4月20日左右,如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的上市时间为3月中旬,信阳毛尖为三月底四月初上市,六安瓜片为清明前后上市,都匀毛尖为4月初上市。 2、春茶,茶的种类。一般指由越冬后茶树在春天里萌发的芽叶采制而成的茶叶称为春茶。
2023-07-24 02:07:571

春茶采摘前要注意什么

时间上:春茶在采摘时一般选在每年四月份的上半月时期,这时茶园中差不多有一成左右的茶树长出了新梢,就可以进行采摘了。批次上:春茶在采摘时要注意分批次对茶树新芽进行采摘,先发芽的就先采,后发芽的后采,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采摘下来的春茶的品质都是最好的,因为长出的新芽不采的话,过几天就长大了,品质就差了。手采时:人工进行采摘时,要把不好的茶叶采摘下来,使茶树能够重新长出正常新叶,在采摘时要小心不要破坏了茶叶。刚种不久的茶树还没长成,一般情况下要少采或者不采,以养护为主;主要采摘的茶叶来自长成的茶树上。天气上:在春茶采摘时天气也是很关键吧,晴天采制的茶叶制作晾晒起来方便快速,茶叶品质好,一般不宜在雨天的时候采摘茶叶。而且采摘的茶叶最好当天就能过将其制成,减少存放鲜叶时时间过长造成损失。
2023-07-24 02:08:041

判断春茶的好坏的方法如何判断春茶的好坏

1、干燥程度首先仔细观察春茶的干燥程度,一般干燥程度较好的春茶,质量也会比较好,而干燥程度较低的春茶则容易发霉。2、茶叶形状观察春茶的茶叶形状,如果茶叶形状比较完整的话,则说明该春茶是人工采摘的,而如果茶叶破损的话,则说明该春茶为机械采摘。3、闻气味冲泡一盏春茶,然后闻看看春茶的气味,如果散发出一股清淡的茶叶香,则说明该茶叶比较好。4、茶汤颜色仔细观察茶汤的颜色,如果颜色呈现清澈明亮的颜色,则说明为好茶,反之如果茶汤很浑浊的话,则说明该茶叶质量较差。
2023-07-24 02:08:111

春季绿茶是如何采摘的 有什么注意事项?

清明前夕是春茶上市时节,许多人喜欢买新炒的茶叶,其实,新茶往往不能趁“鲜”喝。所谓新茶是指当年春季从茶树上采摘的头几批鲜叶加工而成的茶叶。为求其鲜嫩,一些茶农在清明节前就开始采茶,这样的茶被称为明前茶;雨水节气前采的茶,被称为雨前茶。有些消费者以品新茶为乐,争相购买明前茶、雨前茶。其实,“茶叶越新鲜越好”的观点是一种误解。
2023-07-24 02:08:201

南方的新茶3月份上市,之前1、2月天气温度还不高,茶树生长的好吗?南方9,10月份后怎么就不采茶了

我的产品呢
2023-07-24 02:08:413

春茶的几种说法

2023-07-24 02:08:472

四季春茶如何选购

1、干燥程度。首先仔细观察春茶的干燥程度,一般干燥程度较好的春茶,质量也会比较好,而干燥程度较低的春茶则容易发霉。2、茶叶形状。观察春茶的茶叶形状,如果茶叶形状比较完整的话,则说明该春茶是人工采摘的,而如果茶叶破损的话,则说明该春茶为机械采摘。3、闻气味。冲泡一盏春茶,然后闻看看春茶的气味,如果散发出一股清淡的茶叶香,则说明该茶叶比较好。4、茶汤颜色。仔细观察茶汤的颜色,如果颜色呈现清澈明亮的颜色,则说明为好茶,反之如果茶汤很浑浊的话,则说明该茶叶质量较差。
2023-07-24 02:09:331

请高人指教茶叶问题:“清明茶”与“谷雨茶”那个质量好?为什么?

  清明茶,是清明时节采制的茶叶嫩芽,新春的第一出茶。春季气温适中,雨量充沛,因而清明茶色泽绿翠,叶质柔软;且春茶一般无病虫危害,无须使用农药,茶叶无污染,富含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香高味醇,奇特优雅,是一年之中的佳品。  清明茶的品质特征:  观: 凡红茶、绿茶条索紧结,珠茶颗粒圆紧;红茶色泽乌润、绿茶色泽绿润;茶叶肥壮重实,或有较多毫毛;且又香气馥郁者。  品: 通过闻香、尝味、看叶底作进一步判断。冲泡时茶叶下沉较快,香气浓烈持久,滋味醇厚;绿茶汤色绿中透黄,红茶汤色红艳显金圈;茶底柔软厚实,正常芽叶多;叶张脉络细密,叶缘锯齿不明显。  清明节前一天是寒食节,因为古人在寒食节有禁火三日的习俗,三日内不生火做饭,故称“寒食”,因此火前茶就是明前茶。清乾隆皇帝下江南在杭州观看龙井茶采制时,曾作诗《观采茶作歌》,有句云:“火前嫩,火后老,惟有骑火品最好。”  谷雨茶,是谷雨时节采制的春茶,又叫二春茶。春季温度适中,雨量充沛,加上茶树经半年冬季的休养生息,使得春梢芽叶肥硕,色泽翠绿,叶质柔软,富含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使春茶滋味鲜活,香气怡人。谷雨茶除了嫩芽外,还有一芽一嫩叶的或一芽两嫩叶的;一芽一嫩叶的茶叶泡在水里像展开旌旗的古代的枪,被称为旗枪;一芽两嫩叶则像一个雀类的舌头,被称为雀舌;与清明茶同为一年之中的佳品。  明代许次纾在《茶疏》中谈到采茶时节时说“清明太早,立夏太迟,谷雨前后,其时适中。”  朱权在《茶谱》中从品茶、品水、煎汤、点茶四项谈饮茶方法,认为品茶应品谷雨茶,用水当用“青城山老人村杞泉水”、“山水”、“扬子江心水”、“庐山康王洞帘水”,煎汤要掌握“三沸之法”,点茶要经“盏”、“注汤少许调匀”、“旋添入,环回击拂”等程序,并认为“汤上盏可七分则止,着盏无水痕为妙”。  (要我挑,我肯定挑选清明茶.为什么大家都喜欢喝明前茶呢?呵呵)
2023-07-24 02:09:436

普洱茶春茶的拆摘时间是每年的什么时候?

一般在三月初便开始陆续的采摘
2023-07-24 02:09:591

茶树是哪个季节收获的

茶叶分好几个季节收的,1、春茶,春茶也就是春天的时候采摘的,味道好,香气足,可以说是一年中最好喝的。也可以说是产量是一年中最大的一季。而春茶有些地方还有头春和末春之分。2、夏茶,夏茶又称雨水茶,在夏天时候采摘。3、秋茶,也就是谷花茶,是在秋收时候采摘的,香气足。个个采摘几个之间都有一定的时间是茶叶败的时候。冬天呢几乎没有茶采摘的。
2023-07-24 02:10:081

明前茶和雨前茶的各自特征

在清明前采制的叫“明前茶”,当年春季从茶树上采摘的头几批鲜叶加工而成的茶叶。为求其鲜嫩,一些茶农在清明节前就开始采茶,这样的茶被称为明前茶;谷雨前采制的叫“雨前茶”。向有“雨前是上品,明前是珍品”的说法。
2023-07-24 02:10:161

通常高级龙井茶的采制时间多在何时之前?

谷雨 一般采说,高档茶(特一、特二、特三)应于清明前采摘,只采龙牙(单芽)和雀舌(一芽一叶初展, 芽长于叶,长度1.5-2_ocm);中档茶(l级、2级、3级茶)于谷雨前采摘,采下的鲜叶称旗枪(一芽一叶半开展)和糙旗枪(一芽一叶开展和一芽二叶初展,长度2.3-27cm);低档茶(4级茶以下)于谷雨后采摘,采下的鲜叶称象大(一芽二三叶和同等嫩度的对夹叶,长度2.8-3.scm)。当前,由于科技的进步,新的栽培技术的应用,使龙井茶的开采期大为提前,如大棚茶园可在元宵节开采。无论哪种鲜叶原料,都应提手采,要求芽叶成朵,大小均匀,不能采碎,不带带头,尤其是春茶,采摘要求更加严格。鲜叶要轻采轻放,用竹篓盛装、竹筐贮运,防止重力挤压鲜叶,确保鲜叶质量。很早以前,龙井茶采摘更细嫩,清明前茶蓬上只露出芽头时就开采,采下的全是芽头。“谷雨茶,满把抓”,对于一向以采摘精细、原料细嫩著称的龙井茶采说,谷雨后的鲜叶已属粗老原料。因此,那时的头茶(春茶)一定要在立夏前结束,前后才1个多月时间,采摘期短,这与龙井茶见芽就采有关系。二茶在小满开采,到芒种后几天结束;三茶在夏至开采,到大暑前几天结束;四茶又称小春茶,于立秋前10天左右开采,到白露时结束并封园。当时茶农认为,白露后还采茶,茶蓬容易受冻。如今,龙井茶的采摘标准比过去放宽了很多,一般特级龙井茶原料为一芽一叶初展;l-3级龙井茶原料为一芽一叶和一芽二叶初展;4-5级龙井茶原料以一芽二叶和幼嫩对夹叶为主,少量一芽三叶;6级以下的龙井茶原料多为对夹二三叶。由于采摘标准放宽,冬季茶采期延长,同时,肥培管理比过去重视,因此封园时间比过去推迟1个月左右。
2023-07-24 02:10:361

2011年云南春茶什么时候可以采

我不知道你想问的是自己去采茶的时间,还是想买今年的春茶,自己想采的话似乎除了你是菜农,一般好像没有这种地方,如果想买的话,各大茶的市场已经有春茶上市,自己可以去挑选
2023-07-24 02:10:433

春茶开始采摘的时间在哪个节气前后

A
2023-07-24 02:10:501

福建的 春茶和秋茶分别什么时间下来

春茶一般在清明节后7天内采摘,制作烘干包装就可以开卖。春茶受雨水滋润,一般入口比较苦水。余甘。秋茶一般在中秋节前10天内采摘,制作烘干包装就可以开卖。秋茶受阳光日照比较多,因此比较香。
2023-07-24 02:10:581

何时采摘的茶叶叫雨前茶?

雨前茶指的是清明后、谷雨前采制的茶叶,时间在4月4号到4月20号,又称为二春茶,采摘嫩芽、一芽一叶和一芽二叶,具有滋味爽口,香高味醇的品质特点,并且产量较大,价格实惠。
2023-07-24 02:11:052

竹叶青春茶是什么时候开始采茶的?

竹叶青的春茶最早的时候在2月就开始采摘了,然后在清明前就结束采摘了,茶鲜叶采自峨眉高山茶园,只采鲜嫩茶芽,再经过先进制茶工艺制成,冲泡的时候会闻到一股嫩栗的香气,入口鲜爽醇厚,生津回甘。每年竹叶青春茶的时候,我都会给老爸买上两盒,老战友来看他的时候,一起坐下品茶聊天,还蛮惬意的。您的采纳给我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很高兴您能满意
2023-07-24 02:11:121

绿茶,什么时候采摘的,不打农药?

清明前的绿茶最好不打农药,其次才到清明的茶。之后的相对就差了,不同地方,有的可能虫害就多了,就得打农药。
2023-07-24 02:11:213

藁城的人文,地理,风土人情市岗上镇

藁城区地处河北省中南部太行山东麓平原,西侧与省会石家庄相邻,东北距首都北京264公里,距天津港口270公里,石家庄民航机场位于市区北部。藁城(gǎochéng)地处河北省西南部,省会石家庄市东部。地理坐标为北纬37°51′~38°18′44″,东经114°38′45″~114°58′47″。北邻新乐市,南接赵县境,东与晋州市、无极县接壤,西长安区、裕华区及正定县搭界,西南与栾城区毗邻。西距石家庄市31千米,东北距首都北京264千米。2014年9月23日,国务院批复了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石家庄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的请示,同意撤销石家庄市桥东区,部分街道划归石家庄市长安区,部分街道划归石家庄市桥西区;撤销县级藁城市、县级鹿泉市和栾城县,同时分别设立石家庄市藁城区、鹿泉区和栾城区。至此,藁城市变为藁城区。位置境域藁城地处河北省西南部,省会石家庄市东侧。境域在东经114°39′~114°59′,北纬37°51′~38°18′之间。辖区总面积836平方公里。北邻新乐市,南接赵县境,东与晋州市相连,西与石家庄、正定搭界,东北与无极接壤,西南与栾城毗邻。市治西距石家庄市31公里,北至首都北京264公里。地形地貌藁城处于太行山东麓河北平原中南部,属太行山洪积冲积山前倾斜平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以1/1500~1/2000的坡降逐渐倾斜,形成典型的山前倾斜平原地貌。境域中部为滹沱河第二冲积扇之脊。地势较南北两面略为低洼;北部为磁河冲积扇及磁河、滹沱河之间的河间地带,海拔65~55米,向东南缓降;南部边缘为滹沱河、槐河之间的河间地带,海拔60~39米,向东南缓倾。由于历史上滹沱河、磁河、槐河等河流的改道和变迁,洪水泛滥、风沙等外力作用,形成只都、九门、南董一带,杨马村至南孟、梁家庄一带,张村、北楼、小常安、贾市庄一带的古河道、洼地、沙岗、沙丘、缓岗、河沟、坑塘等微地貌。20世纪60年代以后,通过治沙治水平地造田等,使沙岗、河沟、古河道得以治理,逐渐塑造成藁城大地平旷开阔的现状。气候藁城气候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由于地处平原,地势、地貌对气候影响不大,气候因素分布比较均匀,表现为冬冷夏热的气候特点。全境四季分明,春季干燥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气温凉爽,冬季寒冷雨雪稀少。年平均气温12.5℃,年极端高温43.2℃(1961年6月12日),年极端低温―23.4℃(1985年12月8日)。1月份最冷月平均气温―3.5℃,7月份最热月平均气温26.4℃。年平均降水量494毫米,年最大降水量为1007.1毫米(1963年)。7-8月份降水量最多,约占全年的56.2%。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546.5千卡/平方厘米,年日照时数2711.4小时,日照率61.2%。无霜期190天。自然资源水资源藁城境内水资源主要由地表水和地下水组成,而可利用水资源又以地下水为主。地表水由过境水、外来水和地表径流三部分组成。过境水有滹沱河水、木刀沟水和石津总干渠调蓄放水。自20世纪50年代末上游修建水库后,木刀沟多年断流,滹沱河亦于1980年始常年断流。石津总干渠行水自20世纪60年代后期已停止引用。1984年11月以后,渠灌区全部停灌。地表水多年平均径流深38毫米,径流量3089.4万立方米。平水年径流深28.5毫米,径流量2317.1万立方米。偏枯年径流深13.3毫米,径流量1081.3万立方米。藁城属太行山前滹沱河冲洪积平原,地下水资源较丰富,水质全淡,总矿化度为708.8毫克/升,PH值为7.6,属于弱碱性水。地下水补给量以大气降水垂直补给为主,多年平均补给量为8842.8万立方米,占总补给量的31%,其它有河渠侧向补给、田间灌溉回归补给、地下侧向径流补给和人工回灌补给。藁城市多年平均总补给量为28787.4万立方米,补给模数为35.4万立方米/年·平方公里。地下水开采量多年平均为33110.9万立方米。开采模数为42.04万立方米/年·平方公里。地下水资源采大于补,多年平均采补差为-4323.5万立方米,水资源供需矛盾日渐突出。矿产资源藁城境内矿藏,初探埋藏有石油,但开采价值不详。据探测,东南部滹沱河故道贾市庄、马邱一带埋藏有石油气(天然气)。20世纪70年代,石油勘探部门曾在附近(晋州赵兰庄)探出,后因井喷将井封闭。另外,藁城火车站以东、以西和只都一带,有地热水资源,水温在28℃以上。岗上镇故城村西一带埋藏有古牛厄湖沉积形成的腐殖酸,是农作物极好的有机肥料。滹沱河、磁河、木刀沟滩涂有质地优良的建筑用砂。土地资源藁城土地面积83600公顷,其中耕地54902.13公顷,园地10041.29公顷,林地547.21公顷,水域3717.42公顷,未利用土地463.79公顷。土壤类型分为2个土类(褐土、潮土),5个亚类,7个土属,39个土种。褐土类土壤是藁城市面积最大,最主要的土壤类型,分布广泛。有3个亚类,3个土属,21个土种。潮土类土壤主要分布于“三河一故道”地域及市境东部,面积17804.69公顷,占土地资源总量的24%,有2个亚类,4个土属,18个土种。人口2007年藁城年末总人口75.64万人,比上年增加6227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02709人,占总人口的26.8%。人口出生率为11.2‰,自然增长率为6.1‰。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藁城总人口77.511万人。经济综述2007年,藁城市实现生产总值209亿元,增长15.0%;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36.9亿元,增长1.2%;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109.9亿元,增长19.3%;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62.2亿元,增长14.8%;人均实现生产总值27745元。三次产业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增加值比重由上年的16.8:52.0:31.2调整为17.6︰52.6︰29.8。2007年,藁城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62亿元,增长22.7%,占藁城GDP总量的77.5%;上缴税金5.5亿元,增长21.7%;占藁城财政收入的54.8%。农业2007年,藁城完成农业增加值36.9亿元,同比增长1.2%,其中牧业增加值完成10.2亿元。全年粮食播种面积99.9万亩,总产量达51.54万吨,增长2.2%,其中:夏粮总产25.66万吨,增长3.9%,亩产达506公斤,蔬菜播种面积52.9万亩,总产量达267.5万吨。工业2007年,藁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70.3亿元,增长29.4%,其中国有工业完成增加值6.4亿元,下降35.9%。规模以上工业产销率达99.07 %,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27.2亿元,比上年增长45.0%。建筑业2007年末藁城建筑企业个数9个,藁城市建筑业完成增加值106138万元,增长3.5%;房屋施工面积100.6万平方米。社会事业教育2007年,藁城现有各类学校387所,其中中学41所,小学140所。各类学校在校生13.1万人。师资力量进一步加强,藁城拥有教职工9114人;其中普通中学3986人,小学3067人。科技2007年末藁城从事科技活动人员达29万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6万人,用于科技三项经费支出952万元。年内取得石家庄市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文化2007年,藁城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2个,文化馆1个,图书馆1个,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1座,电视综合覆盖率100%。卫生2007年,藁城拥有医疗机构21个,其中医院9个,卫生院17个,妇幼保健院1个。卫生技术人员1146人,其中医生485人,护士239人。床位1279张。著名人物藁城古代在朝文武职官208名;民国军政职官56名;科举进士50名,举人192名;明清贡生应例、例监500余名 ,秀才不计其数;建国前学者名人31名。著名人物有:倪若水,王若虚,董俊,魏益三,郝梦龄,何基沣,李震,程光华,米建书。名优特产宫面藁城宫面是河北省富有地方特点的传统风味食品,全国只有河北省一家出口。藁城宫面是以精粉、精油、精盐为原料,经独特工艺而制成,条细空心,油亮洁白,粗细均匀整齐。煮熟挑入碗中,半汤半面,汤清味佳,既可作主食,又可佐餐,尤宜病人和产妇食用。。宫灯藁城宫灯始于东汉、盛于隋唐,相传东汉光武帝刘秀定都,为了庆贺统一天下之功业,在宫廷里张灯结彩大摆宴席,所挂宫灯盏盏精致,宫灯之名由此而生,后来宫灯的制作技术传入民间。在河北藁城,每逢元宵佳节,家家宝灯高挂,宫灯遍及全城,同时又有游园赏灯猜谜活动。战鼓藁城战鼓是起源于唐朝天宝年间的古老民间艺术。藁城战鼓的鼓帮为优质木料生成,一般高80厘米,鼓面用牛皮蒙,直径在1.7-2米之间,鼓帮绘有彩色图案。
2023-07-24 02:06:431

Correlation

The study area was situated in south of the Jiangnan Slope Belt,western Hunan(Peng 1990,1992).It is well known as one of the most richly fossiliferous areas in China for the Middle and Late Cambrian trilobite faunas.As Cambrian trilobite faunas have been documented around the world,it has become evident that the faunas in western Hunan provide a correlative possibility for worldwide correlations(Text-figure 9).As discussed above,18 trilobite zones were proposed for the Middle and Late Cambrian in South China(Peng,1999).The interval with the Ptychagnostusatavus Zone(late Taijiangian Stage in South China)to the Proagnostus bulbus Zone is considered to be correlatable with the early Changhsian Stage(Middle Cambrian)in North China.The interval from the Liguagnostus reconditus Zone(early Waergangian Stage in South China)to the Leiostegium constrictum-Shenjiawania brevica Zone(late Taoyuanian Stage in South China)are considered equivalent with the Kushanian,Changshanian and Fengshanian Stage(Late Cambrian)in North China.In the study area,the topmost zone is the Eolotagnostus decorus-Kaolishaniella Zone,which is considered correlatable with the late Changshanian Stage(Late Cambrian)in North China(Peng,2000).As indicated above,the Aoxi Formation of the Middle Cambrian is largely unfossilifeous dolomite in northwest and western Hunan,but its stratigraphical position suggests that is correlated with the lower Changshanian Stage of North China.Text-figure9 Correlation chart relation of the Middle and Upper Cambrian in studyarea,W.Zhejiang,N.YangtzePlatform,Xinjiang,Australia and S.Kazakhstan3.2.1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study area and west ZhejiangIn the study area,Ptychagnostusatavus allows a direct correlation with the P.atavus Zone of the Yangliugang Formation of the Middle Cambrian in West Zhejiang(Text-figure 9);the Ptagnostus punctuosus Zone in West Hunan includes Pseudophalacroma ovata[=Ps.triangularis]and Triplagnostus longitriangularis,the former(Ps.triangularis)also occurred in West Zhejiang as a zonal fossil.Many important elements of the Goniagnostus nathorsti and L.laevigata Zones of the Wangcunian Stage of West Hunan,such as:Lejopyge laevigata,L.armata,Goniagnostus(A.)spiniger,Hypagnostus parvifrons,Proceratopyge(P.)conifrons,and Fuchouia oratolimba,have also been reported from the L.armata Zone of the Upper Cambrian Yangliugang Formation in West Zhejiang.Both zones are comparable each other.As the Proagnostus bulbus Zone and the Linguagnostus reconditus Zone comprise Cyclagnostus yaogongbuensis,and Bergeronites hunanensis,these elements commonly appear in the L.sinonensis Zone of lower part of the Huayanshi Formation of West Zhejiang.These two zones are correlatable with the G.stolidotus and G.reticlatus zones,which are known as index zonal fossils for global correlation of the boundary between Middle and Upper Cambrian,and occurred in both areas.The first discovery of Erixanium in middle part of the Huaqiao Formation of the study area,suggests the subzone that bears its name in the Agnostus inexpectans-Proceratopyge protractaAssemblage Zone is correlatable with the Erixanium Zone in West Zhejiang.As the Agnostotes clavata-Irvingella angustilimbata and Corynexochus plumula-Sinoproceratopyge cf.kiangshanensis Zone consists of Pseudaagnostus(P.)communis,Proceratopyge(S.)dubius and P.(S.)kiangshensis,Agnostotes clavata[=Pseudoglyptagnostus clavatus],suggesting a correlation with the A.clavatus-Sinoprocertopyge kiangshanensis Zone in upper part of the Huayansi Formation in West Zhejiang.It is difficult to correlate with the L.punctatus-Hedinaspis Zone of the Xiyangshan Formation and the post A.clavata-Irvingellaangustilimbata Zone of the Bitiao Formation.The Rhaptagnostus ciliensis-Onchonotellus cf.kuruktagnostus and E.decorus-Kaolishaniella Zones may be generally compared with the lower part of the Lotagnostus punctagnostus Zone in West Zhejiang.The L.punctatus Zone-Hedinaspis regalis Zone of west Zhejiang bears L.punctatus and Ketyna zhejiangensis.These two species appeared also in the L.punctatus-H.regalis Zone in West Hunan.3.2.2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study area and Northern margin of Yangtze PlatformThe North Yangtze Platform region is situated around the borders between Sichuan,Hubei and Shanxi provinces.It was poorly known because of lacking fossils and lithofacies data.Since the early 1990"s,great improvement in the Cambrian biostratigrahy and lithofacies has been carried out by Yang etal.(1991).According to analysis of lithofacies and biostratigraphy,there exist slope belts.Six trilobite zones were established by Yang et al.(1991)(Text-figure 9).Peng(2000)revised some of the trilobite species names for these zones.Except for the Xystridura?jielingensis Zone that is non-agnostoid,all other zones are based on agnostoids and correlatable widely.Notably,the Ptychagnostus atavus and Lejopyge laevigata-Clavagnostus(P.)variatus Zones occurred respectively in the base and top of the Baguamiao Formation of the late Middle Cambrian in North Yangtze Platform.These two zones indicate direct correlation with the P.atavus and L.laevigata Zones in Western Hunan,but the other zones bracketed between these two zones cannot be correlated with the study area on a one by one basis.The Gonignostus nathorsti Zone contains Hypagnostus parvifrons and H.brevifrons.Upward,the Fenghuangella and Shengia zones are difficult to correlate with those of West Hunan.Above the Shengia zone,there are hardly any fossils found in the North Yangtze slope belt probably because of an unsuitable,weakly reducing carbonate setting.3.2.3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study area and Xinjiang(Kuruktag)The trilobite faunas from the Kuruktag area of Xinjiang(Xiang et al.,1985)are similar to those of the study area(Text-figure 9),both belong to the Southeast-China Type(Lu et al.1974).As a zonal fossil of the Middle Cambrian,Ptychagnostusatavus occurs in both areas,and therefore can make direct correlation each other.The Pt.punctusus Zone of the Wangcunian Stage may be compared with the Pt.punctuosus Zone of the Moheishan Group;while the Goniagnostus nothorsti Zone of the Wangcunian Stage contains Pseudophalacromaovale,suggesting a correlation with the Ps.ovale Zone of the Moheish Group in Kuruktag.The L.laevigata Zone bears two important elements(L.laevigataand L.sinensis),indicating a correlation with the top part of the Moheishan Group that contains L.laeviata and L.sinensis.Both the Proagnostus bulbus and Linguagnostus reconditus Zones contain Buttsia(Waergangia)globosa in West Hunan,a species also appeared in the bottom of the Buttsia-Acmarhachis Zone of the Torsuqtagh Group in Kuruktag.In Kururtag of Xingjing,due to the Liostracina Zone yielding G.stolidotus,Liostracina,Bergeronites,Shengia and Pseudagnostus,it can be approximately aligned with the G.stolidotus Zone of West Hunan.The interval from the G.reticulates Zone to E.decorus-Kaolishaniella Zone in the study area does not seem to have any equivalents in the Torsuqtngh Group of Kuruktag.Farther upward,the Lotagnostus hedini and L.astaticus-Hedinaspis regalis Zones in the Torsuqtagh Group may be correlated with the L.punctatus-H.regalis Zone and the P.nasailis-P.hunanensis Zone of the Taoyuanina Stage in West Hunan,interims of the existence of L.punctatus,Hedinaspis and Charchqia in both zones.3.2.4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study area and Australia(Queensland)The upper part of the Late Templetionian(Floran)Stage of Queensland in eastern Australia marked by Acidusus atavus(=Pt.atavus)and Euagnostus opimus is correlatable with the Ptychagnostus atavus Zone of west Hunan(Text-figure 9).In addition,the Pt.punctuosus Zone occurs in both areas,suggesting direct correlation.The Doryagnostus notalibrae and the Goniagnostus nathorsti Zones of the Undillan Stage are correlative with the G.nathorsti Zone of West Hunan.In Queensland,the L.laevigata Zone consists of Ptychagnostus cassis,Proampyx agra,Holteria arepo,Damesella torosa/Ascionepea janitrix.This zone and the succeeding Erediaspis eretes Zone can be correlated with the L.laevigata-Proagnostus bulbus Zone and the Linguagnostus reconditus Zone in west Hunan.The Cyclagnostus quasivespa Zone of the Mindayalian Stage is correlatable with the interval with the Proagnostus bulbus Zone and the Linguagnostus reconditus Zone of western Hunan.Glyptagnostus stolidotus is common to both Australia and west Hunan,suggesting a direct correlation with each other.The Idamean Stage of Queensland is correlative with lower three zones of the Waergangian in the study area because it is defined by the appearance of Glyptagnostus reticulates(s.s.)and is overlain by Irvingella tropica,a species closely resembling I.angustilimbata.Angnostus inexpectans in the upper part of the G.reticulates Zone in Queensland may indicate that the base of the Agnostus inexpectans-P.(P.)protractaZone correlates with a level within the G.reticculatus Zone of Queensland.The assemblage with Irvingella,Prochuangia,Stigmatoa,Eugonocare,Agnostotes and Protemnites from the I.tropicaZone in Queensland(Shergold,1982)is also known from the Agnostus clavata-I.angastilimbataZone to the E.decorus-Kaolishaniella Zone of the study area.In Queensland,the Wentsuia-Rh.apsis Zone(Shergold,1980)contains Rhptagnostus cf.impressus which is similar to R.ciliensis of the R.ciliensis-O.cf.kuruktagensis Zone in west Hunan,while Onchontellus and Maladiodellaare also known from the W.iota-R.aspsis Zone.Peichiashaniellus secunda-Prochuangia glabellamay be correlated with Eolotagnostus decorus Zone-Kaolishshania Zone in west Hunan.3.2.5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study area and Kazakhstan(Malyi Karatau)The Cambrian System in the Malyi Karatau region of Kazakhstan can be recognized as a part of westward extension from the Tianshan Mountains in northwest China,where the Cambrian strata are relatively well exposed(see above).The Middle and Late Cambrian faunas of southern Kazakhstan are similar to those of western Hunan.Trilobites from the Kyrshabakty and Batyrbai sections in Malyi Karatau(Ergaliev,1980,1983a,1983b;Apollonov and Chugaeva,1983a,1983b)provide a basis for precise correlation of the Kazakh sequences with the study area(Text-figure 9).The lower part of the Amginian Stage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Peronopsis?ultimus Zone,which is approximately correlated with the O.ovientalis Zone in the study area.Upward the Pt.atavus Zone indicates direct correlation with the Pt.atavus Zone in the upper part of the Amginian.Both the Pt.punctuosus and Goniagnostus nathorsti Zones of the Wangcuaian Stage are also found in the Mayanian Stage of Kazakhastan.In Kazakhastan,the L.armataZone contains Ptychagnostusaculeatus,Goniagnostus longispinus,Linguagnostus tricuspis,L.calvus,Homagnostus pater,Pseudophalacroma,Clavagnostus,Ammagnostus,Grandagnostus,Oidalagnostus,Dorypyge,Fuchouia,Lisania,Corynexochus,Prodamesella,Meringaspis,Buttsia,Damesella and Blackwelderia,among which many are common genera in the Goniagnostus nathorsti Zone of the study area.Upward,the L.laevigata Zone occurs in both areas.The Proagnostus bulus and Linguagnostus reconditus zones were below the G.stolidotus Zone in the study area,and can therefore be approximately correlated with the Kormagnostus simplex Zone of the Ajusockanian Stage based on their stratigraphic position.As both G.stolidotus and G.reconditus zones appear in both areas,they suggest a direct and accurate correlation.The Homagnostus hoiformis Zone can only be approximately equated with the Erixanium cf.E.sentum subzone of the study area due to this subzone bearing H.hoiformis.An assemblage of A.clavatus with Irvingella has been recorded from the base of the Pseudagnostus curtare Zone in Malyi Karatau(Ergaliev,1980,1983a,1983b).Additionally,the assemblage and the overlying Ivshinagnostus ivshini Zone in Kazkhstan also contains E.(Pseudeugnocare),Corynexochus plumula,Stigmatoa,Ivshinagnostus,Peratagnostus and Acutatagnostus,suggesting an alignment with the A.clavatus-I.angustilimbata Zone of the study area.The Ps.pseudagnostilobus Zone of the lower part of the Malykaratauian Stage may be compared with the Rh.cliensis-O.cf.kuruktagensis Zone to the E.decorus-Kaolishaniella Zone in the study area.
2023-07-24 02:06:461

山西主河流有哪些???

山西河流众多。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全省约有240多条,其中流域面积大于4000平方公里的有汾河、沁河、涑水河、三川河、昕水河、桑干河、滹沱河、漳河等8条。前5条向西、向南流,属黄河水系;后3条向东流,属海河水系。汾河是省内最大河流,源于管涔山脚下的雷鸣寺,长710公里,纵贯省内中部,至万荣县庙前村附近汇入黄河,流域面积万平方公里,是省内主要农业地带。沁河发源于太岳山二郎神沟,流经沁源、安泽、沁水、阳城等县,而后切穿太行山流入河南省,汇入黄河,全长450公里(省境内351公里),流域面积万平方公里(省境内9315平方公里),是山西水力资源最丰富的河流之一。涑水河源于绛县横岭关,向南入黄河,全长196公里,流域面积5548平方公里。昕水河有南、北两支上源,北支源于隰县北石楼山,南支源于蒲县东北南耀山,两支于午城交汇,西流注入黄河,全长134公里,流域面积4321平方公里。三川河由北、东、南三川在离石县城至交口镇之间汇集而成,流经方山、离石、中阳、柳林4县,流域面积4161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亿立方米。海河在山西境内长400余公里,流域面积占全流域面积(23.4万平方公里)的25%,汇水面积为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桑干河在山西境内长252公里,流域面积万平方公里。滹沱河在山西境内长330公里,流域面积万平方公里。漳河在山西分清漳河和浊漳河两支,清漳河流经太行山区,在黎城下清泉进入河北省,境内河长150公里,流域面积4043平方公里;浊漳河经长治盆地,在平顺马塔村流入河南省,境内河长223.2公里,流域面积万平方公里。黄河流经晋、陕峡谷间,纵贯山西南北。由于河床比较大,流水急,航运困难,灌溉用水不便,但水力资源丰富,是山西可资利用的最大水源。 汾河 是山西最大的河流,全长710公里,也是黄河的第二大支流。汾者,大也,汾河因此而得名。汾河发源于宁武县东寨镇管涔山脉楼山下的水母洞,周围的龙眼泉、支锅奇石支流,流经东寨、三马营、宫家庄、二马营、头马营、化北屯、山寨、北屯、蒯通关、宁化、坝门口、南屯、子房庙、川湖屯等村庄出宁武后,流经六个地市,34个县市、在河津市汇入黄河。汾河流域面积39741平方公里,约占全省总面积的四分之一,养育了全省41%的人民。据史料记载汾河水资源曾经十分丰富,战国时有奏穆公“泛舟之役”;汉武帝乘坐楼船溯汾河而行;从隋到唐、宋、辽、金、山西的粮食和管涔山上的奇松古木经汾河入黄河、渭河,漕运到长安等地,史书称“万木下汾河”。直到50年代,在《人说山西好风光》的歌里,依然生动地描绘了“汾河流水哗啦啦”的喜人景象。   汾河四周九山汇聚,林海茫茫,溪流淙淙,亭台楼榭,风光旖旎,自古以来,就被列入名山大川之列。《山海经》载:“管涔之山,汾水出焉。西流注入河(黄河)。”《水经注》载:“汾水出太原汾阳之北管涔山。”有史以来,汾源和汾水为三晋悠久灿烂的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汾源碱晋文明的摇篮和发祥地,是三晋人民饮水思源,寻根感恩之处,其水之纯净甘醇、景之优美别致,自古享有三晋第一胜境之美誉。现汾源旅游景点有汾源灵沼、雷鸣寺、楼子山等,为省级旅游风景名胜区,是三晋儿女依恋、崇敬、向往之地,是全省人民民心凝聚、众志成城的象征。 沁河 古称沁水,也称少水,《左传?襄公二十三年》:“齐侯遂伐晋,取朝歌。为二队,入孟门,登太行。张武军于荧庭,戍郫邵,封少水”,文中的少水即沁河,当指端氏附近河段。   沁河发源于沁源县西北部绵山东麓的二郎神沟,流经郭道镇境 后与北源赤石桥河、东源紫红河汇合。这与《水经注》的记载完全相合:“沁水即少水也,或言出谷远县羊头山世靡谷。三源奇注,经泻一隍,又南会三山水,历落出,左右近溪,参差翼注之也。”   郦道元在注中把沁河东源紫红河作为正源,所以说沁河发源于羊头山。羊头山亦称谒戾山,横亘于武乡、沁县、平遥、沁源交界处,赤石桥河与紫红河皆发源于此山,在郭道镇境与正源相汇,故曰“三源奇注,经泻一隍”。沁河南流经交口村有白狐窑河从东汇入;在河西村有狼尾河从西汇入;在中峪乡龙头催有西川河从西汇入,故曰:“又南汇三水”。同时又有两岸溪涧不断注入,故曰“左右近溪,参差翼注之也”。这最后流经大南村出沁源县境。   沁河又南经安泽县、沁水县、阳城县后,切穿太行山流入河南省境。再经济源、沁阳,在武陟县西营附近注入黄河。全长456公里,流域面积12900平方公里。在山西境内长363公里,流域面积9315平方公里。沁河是山西省内仅次于汾河的第二大河流。 涑水河 发源于山西省绛县横岭关陈村峪。《水经》:“涑水出河东闻喜县东山黍葭谷。”注曰:“涑水所出,俗谓之华谷,至周阳与洮水合,水源东出清野山,世人以为清襄山也。”  涑水河向西南流经山西省的闻喜县、夏县、运城市区、临猗县至永济市伍姓湖,在弘道园村附近汇入黄河,全长196公里,流域面积5548多平方公里。  涑水河主要支流为姚暹渠,605~607年(隋大业年间)都盐吏姚暹为保护盐池重修而得名。姚暹渠源于闻喜,流经夏县、运城,绕盐池东侧和北侧至永济入伍姓湖,为季节性河流。 三川河 由北川、东川、南川汇流而成,故名三川河。干流在山西省离石市以上称北川,发源于吕梁山北段西麓方山县的赤坚岭,流经方山县城,在离石市纳支流东川后始称三川河。再往下游6公里的交口镇汇入支流南川,然后流经柳林县城。于石西乡西河口村注入黄河左岸。河道全长176公里,入黄口高程624米。  东川有两个源头,偏北的一支叫小东川,发源于吕梁山脉的骨脊山,流向为东北西南向。偏南的一条叫大东川,发源于吕梁山西麓的神林沟,经吴城镇,以东南西北流向在车家湾汇合小东川后由东向西流经田家会,在离石市汇入三川河左岸。  南川发源于吕梁山西麓,山西省中阳县刘家坪乡凤尾村界牌岭,以北偏西方向流经中阳县城,在离石交口镇汇入三川河左岸。三川河干流可分为上中下游三段:由河源至圪洞镇(方山县城所在地)为上游,河道长49公里,比降8‰,河谷较窄,川峡相间。圪洞镇至离石市为中游,河道长52公里,比降4.7‰,此段河谷开阔,川地平坦,水利条件较好,是当地农业生产基地。离石市以下为下游,流向转为由东北向西南流,河道长75公里,比降3.8‰。此段由离石市至交口镇河谷较宽,交口镇以下至柳林县城河谷较窄,河道曲折,川地较少,柳林县城以下至后大成水文站河谷又放宽,平均宽800米左右,后大成以下为峡谷段,河道弯曲,水流湍急。  三川河是晋西汇入黄河北干流左岸诸多支流中第二大支流,流域面积4 161平方公里。据实测资料统计,三川河多年平均径流量亿立方米,若加上柳林县泉水亿立方米共为亿立方米,地下水年可开采量亿立方米,合计水资源亿立方米。年最大径流量亿立方米,最小年为亿立方米,最大最小比值为3。多年平均输沙量2908万吨,输沙量的年际变化更大,最大年输沙量达8350万吨,最小年只有461万吨,最大最小比值达18。水沙年内分配集中,汛期(7~10月)水量占全年水量的60%左右,汛期沙量则占到95%左右。沙量往往又多集中在几次暴雨洪水中,造成大量的水土流失。  全流域水土流失面积2767平方公里,占流域面积的,每年输入黄河的泥沙2908万吨,流域平均每平方公里输沙量6989吨,若按水土流失面积平均,则高达每平方公里10510吨,而局部地区每平方公里的侵蚀量可高达2万吨。 昕水河 昕水河流域位居黄河中游的东岸,山西省吕梁山南端,为我国黄土高原主要残塬沟壑分布区。发源于山西省境内的蒲县摩天岭,昕水河河流全长 134公里,在大宁县西注入黄河。全流域包括蒲县、隰县、大宁、吉县、永和5县的40个乡(镇)和乡宁、交口的个别自然村。流域面积为4326平方公里。昕水河流经黄土残塬区,水量不大,含沙量高,大宁站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 亿立方米,年平均含沙量55公斤/立方米,年输沙量2830吨。 桑干河 是海河的重要支流,其上游有源子河、恢河两条河流。主流恢河发源于山西省宁武县的管涔山分水岭村,源子河发源于山西省左云县的截口山。两河在朔县与邑村会合后始称桑干河。桑干河流经朔县、山阴、应县、怀仁、大同至阳高县尉家小堡村进入河北省境内。桑干河在山西境内的河流长度为252公里,流域面积达17142平方公里。桑干河上的主要支流有黄水河、浑河、御河等。 滹沱(Hutuo)河 繁峙县泰戏山,向西南流经恒山与五台山之间,至界河折向东流,切穿系舟山和太行山,东流至河北省献县臧桥与子牙河另一支滏阳河相会。全长587公里,流域面积万平方公里。主要支流有阳武河、云中河、牧马河、清水河、南坪河、冶河等,呈羽状排列,主要集中在黄壁庄以上,以下无支流汇入。流域内地势自西向东呈阶梯状倾斜,西部地处山西高原东缘山地和盆地,地势高,黄土分布较厚;中部为太行山背斜形成的山地,富煤矿;东部为平原。流域内天然植被稀少,水土流失较重。流经山区、山地和丘陵的面积约占全流域面积的86%,河流总落差达1800余米。瑶池以上为上游,沿五台山向西南流淌于带状盆地中,河槽宽自一二百米至千米不等,水流缓慢。瑶池至岗南为中游,流经太行山区,河谷深切,呈“V”形谷,宽度均在200米以下,落差大,水流湍急。黄壁庄以下为下游,流经平原,河道宽广,最宽可达6000米,水流缓慢,泥沙淤积,渐成地上河或半地上河,两岸筑有堤防。  流域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温自东向西随地势升高而递减,年降水量400~700毫米,集中于夏季。地表径流主要由降雨补给。年均径流量约22亿立方米,分布不均,以太行山东坡产流较大,愈往上游愈小。径流的年内分配也不均匀,年际变化大,多水年的水量为少水年的10倍。由暴雨酿成的洪水,峰高量大,陡涨陡落,主要来自干流和冶河,多发生在7~8月。含沙量11.4千克/立方米,年输沙量2920吨。全流域已建有岗南、黄壁庄(见岗南水库、黄壁庄水利枢纽)、孤山、下茹越、观上、双乳山、石板、下观、大石门、郭庄等大中水库10座及众多小型水库、塘坝,洪水灾害基本控制,灌溉、发电效益显著。流域内矿藏丰富,尤富煤。有石家庄、阳泉等城市,经济发达。革命胜地西柏坡(见平山县)、苍岩山风景区及隆兴寺等名胜古迹可供游览。  滹沱河历史名称多异。《礼记》称恶池或霍池。《周礼》称厚池。战国时称呼沦水(呼池水)。 秦称厚池河。东汉称滹沱河。《史记》称滹沱,也称亚沦。《水经注》称滹沱。曹魏称呼沱河。西晋称滹沱河。北魏曾一度改称清宁河。滹沱河发源于山西繁峙县泰戏山下孤山村一带,流经代县、原平县及忻定盆地,自东冶镇以下转入太行山东坡,从猴刎入平顶山,经岗南水库、黄壁庄水库和灵寿县,自正定县北白店村西入境,经流县内40多个村庄,至大丰屯村北出境入藁城县,经无极、晋县、深泽、安平、饶阳等县,至献县老河口与滏阳新河汇合入海。 漳河 漳河在中国的水文资料里,是一条不起眼的河流。虽然流经晋冀豫,是海河的重要支流,可是其影响力却远不及其它的大江大河。在干旱少雨的北方,对于黎城乃至长治,甚至更多的地方而言,却是实实在在的母亲河。   漳河分浊漳河与清漳河两支,均发源于山西境内。浊漳河有南、北、西三源,南源出于长子县发鸠山,西源出于沁县西北漳源村,北源出于榆社县柳林河。浊漳河南源全长134公里,向北流至襄垣县的甘村附近西源汇合;西源长81公里,与南源汇合后继续向北,至襄垣县合村口与北源汇合;北源长130公里,三源汇全后称浊漳河,经黎城,从平顺县下马塔营村出境入河南。山西境内河段全长231公里,流域面积11311平方公里。年均径流量石梁站为8亿立方米,年均输沙量1730万吨。清漳河东源长104公里,西源长101公里,东、西二源在左权上交漳村会合后,称清漳河,至黎城县东北的下清泉村注入河北省。清漳河全长142公里,流域面积4159平方公里,每年平均天然径流量4亿立方米。清浊两源在河北省西南边境的合漳村汇合后称漳河。向东流至馆陶入卫河。长466千米(至南陶),流域面积(至蔡小庄)万平方千米。  漳河观台以上段,两岸地势陡峭,河谷狭窄,水流曲折迂回,其间,有赤壁、候壁、天桥段等处天然跌障。河道出观台后进入丘陵地区,岳城水库以下为平原,至馆陶县徐万仓处与卫河汇流后入卫运河。漳河是一条游荡型河道,素以“善淤、善决、善徙”著称。从明朝(公元1368年)至1942年的575年中,较大改道有50次之多,决口次数数不胜数。《海河流域综合规划》中说,海河发源于地处山西省境内的漳河,以此计算海河全长1032公里。此外,有的水利专家还认为,海河发源地应是漳河的上游浊漳河,以此计算海河全长1329公里。  漳河是一条从历史中流出来的河流。漳河发源地之一,长子县发鸠山,是一个凝结着神话传说的地方。实际上,山西大学文学院院长刘毓庆曾大胆断言,“晋东南丛生的英雄神话乃是文明初始的曙光”,“华夏文明的曙光破晓于晋东南”。只有晋东南的众多的神话传说——这种口头相传的历史,才能将中华文明的五千年串起来。许多神话和民间传说中,那些最被人们津津乐道和脍炙人口的故事,如女娲补天,炎帝尝百草、精卫填海、羿射九日、大禹治水、愚公移山、黄帝蚩尤之战、夸父追日、尧舜禅让、成汤祷雨等等,基本上出自上党或和上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李月明先生说,山西襄垣可能是河洛发源地之一。河出图、洛出书很可能就是漳河出图,襄垣罗山出书!此说仅供参考。漳河源头之一的发鸠山,即精卫填海的故事原发地。精卫是炎帝的小女儿,本名女娃。黎城县的隋代《宝泰寺碑记》就称此地为“炎帝获嘉禾之地”。作家钮宇大先生通过文献和实地考查推断出,千古圣帝尧是黎城人。箕山、晒布崖、洗耳河、许由洞、彭祖古居“彭庄”等人文遗迹为“许由洗耳”等民间传说留下的不只是佐证,很可能就是真实历史发生的舞台。
2023-07-24 02:07:011

山西主河流有哪些???

山西河流众多。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全省约有240多条,其中流域面积大于4000平方公里的有汾河、沁河、涑水河、三川河、昕水河、桑干河、滹沱河、漳河等8条。前5条向西、向南流,属黄河水系;后3条向东流,属海河水系。汾河是省内最大河流,源于管涔山脚下的雷鸣寺,长710公里,纵贯省内中部,至万荣县庙前村附近汇入黄河,流域面积万平方公里,是省内主要农业地带。沁河发源于太岳山二郎神沟,流经沁源、安泽、沁水、阳城等县,而后切穿太行山流入河南省,汇入黄河,全长450公里(省境内351公里),流域面积万平方公里(省境内9315平方公里),是山西水力资源最丰富的河流之一。涑水河源于绛县横岭关,向南入黄河,全长196公里,流域面积5548平方公里。昕水河有南、北两支上源,北支源于隰县北石楼山,南支源于蒲县东北南耀山,两支于午城交汇,西流注入黄河,全长134公里,流域面积4321平方公里。三川河由北、东、南三川在离石县城至交口镇之间汇集而成,流经方山、离石、中阳、柳林4县,流域面积4161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亿立方米。海河在山西境内长400余公里,流域面积占全流域面积(23.4万平方公里)的25%,汇水面积为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桑干河在山西境内长252公里,流域面积万平方公里。滹沱河在山西境内长330公里,流域面积万平方公里。漳河在山西分清漳河和浊漳河两支,清漳河流经太行山区,在黎城下清泉进入河北省,境内河长150公里,流域面积4043平方公里;浊漳河经长治盆地,在平顺马塔村流入河南省,境内河长223.2公里,流域面积万平方公里。黄河流经晋、陕峡谷间,纵贯山西南北。由于河床比较大,流水急,航运困难,灌溉用水不便,但水力资源丰富,是山西可资利用的最大水源。 汾河 是山西最大的河流,全长710公里,也是黄河的第二大支流。汾者,大也,汾河因此而得名。汾河发源于宁武县东寨镇管涔山脉楼山下的水母洞,周围的龙眼泉、支锅奇石支流,流经东寨、三马营、宫家庄、二马营、头马营、化北屯、山寨、北屯、蒯通关、宁化、坝门口、南屯、子房庙、川湖屯等村庄出宁武后,流经六个地市,34个县市、在河津市汇入黄河。汾河流域面积39741平方公里,约占全省总面积的四分之一,养育了全省41%的人民。据史料记载汾河水资源曾经十分丰富,战国时有奏穆公“泛舟之役”;汉武帝乘坐楼船溯汾河而行;从隋到唐、宋、辽、金、山西的粮食和管涔山上的奇松古木经汾河入黄河、渭河,漕运到长安等地,史书称“万木下汾河”。直到50年代,在《人说山西好风光》的歌里,依然生动地描绘了“汾河流水哗啦啦”的喜人景象。   汾河四周九山汇聚,林海茫茫,溪流淙淙,亭台楼榭,风光旖旎,自古以来,就被列入名山大川之列。《山海经》载:“管涔之山,汾水出焉。西流注入河(黄河)。”《水经注》载:“汾水出太原汾阳之北管涔山。”有史以来,汾源和汾水为三晋悠久灿烂的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汾源碱晋文明的摇篮和发祥地,是三晋人民饮水思源,寻根感恩之处,其水之纯净甘醇、景之优美别致,自古享有三晋第一胜境之美誉。现汾源旅游景点有汾源灵沼、雷鸣寺、楼子山等,为省级旅游风景名胜区,是三晋儿女依恋、崇敬、向往之地,是全省人民民心凝聚、众志成城的象征。 沁河 古称沁水,也称少水,《左传?襄公二十三年》:“齐侯遂伐晋,取朝歌。为二队,入孟门,登太行。张武军于荧庭,戍郫邵,封少水”,文中的少水即沁河,当指端氏附近河段。   沁河发源于沁源县西北部绵山东麓的二郎神沟,流经郭道镇境 后与北源赤石桥河、东源紫红河汇合。这与《水经注》的记载完全相合:“沁水即少水也,或言出谷远县羊头山世靡谷。三源奇注,经泻一隍,又南会三山水,历落出,左右近溪,参差翼注之也。”   郦道元在注中把沁河东源紫红河作为正源,所以说沁河发源于羊头山。羊头山亦称谒戾山,横亘于武乡、沁县、平遥、沁源交界处,赤石桥河与紫红河皆发源于此山,在郭道镇境与正源相汇,故曰“三源奇注,经泻一隍”。沁河南流经交口村有白狐窑河从东汇入;在河西村有狼尾河从西汇入;在中峪乡龙头催有西川河从西汇入,故曰:“又南汇三水”。同时又有两岸溪涧不断注入,故曰“左右近溪,参差翼注之也”。这最后流经大南村出沁源县境。   沁河又南经安泽县、沁水县、阳城县后,切穿太行山流入河南省境。再经济源、沁阳,在武陟县西营附近注入黄河。全长456公里,流域面积12900平方公里。在山西境内长363公里,流域面积9315平方公里。沁河是山西省内仅次于汾河的第二大河流。 涑水河 发源于山西省绛县横岭关陈村峪。《水经》:“涑水出河东闻喜县东山黍葭谷。”注曰:“涑水所出,俗谓之华谷,至周阳与洮水合,水源东出清野山,世人以为清襄山也。”  涑水河向西南流经山西省的闻喜县、夏县、运城市区、临猗县至永济市伍姓湖,在弘道园村附近汇入黄河,全长196公里,流域面积5548多平方公里。  涑水河主要支流为姚暹渠,605~607年(隋大业年间)都盐吏姚暹为保护盐池重修而得名。姚暹渠源于闻喜,流经夏县、运城,绕盐池东侧和北侧至永济入伍姓湖,为季节性河流。 三川河 由北川、东川、南川汇流而成,故名三川河。干流在山西省离石市以上称北川,发源于吕梁山北段西麓方山县的赤坚岭,流经方山县城,在离石市纳支流东川后始称三川河。再往下游6公里的交口镇汇入支流南川,然后流经柳林县城。于石西乡西河口村注入黄河左岸。河道全长176公里,入黄口高程624米。  东川有两个源头,偏北的一支叫小东川,发源于吕梁山脉的骨脊山,流向为东北西南向。偏南的一条叫大东川,发源于吕梁山西麓的神林沟,经吴城镇,以东南西北流向在车家湾汇合小东川后由东向西流经田家会,在离石市汇入三川河左岸。  南川发源于吕梁山西麓,山西省中阳县刘家坪乡凤尾村界牌岭,以北偏西方向流经中阳县城,在离石交口镇汇入三川河左岸。三川河干流可分为上中下游三段:由河源至圪洞镇(方山县城所在地)为上游,河道长49公里,比降8‰,河谷较窄,川峡相间。圪洞镇至离石市为中游,河道长52公里,比降4.7‰,此段河谷开阔,川地平坦,水利条件较好,是当地农业生产基地。离石市以下为下游,流向转为由东北向西南流,河道长75公里,比降3.8‰。此段由离石市至交口镇河谷较宽,交口镇以下至柳林县城河谷较窄,河道曲折,川地较少,柳林县城以下至后大成水文站河谷又放宽,平均宽800米左右,后大成以下为峡谷段,河道弯曲,水流湍急。  三川河是晋西汇入黄河北干流左岸诸多支流中第二大支流,流域面积4 161平方公里。据实测资料统计,三川河多年平均径流量亿立方米,若加上柳林县泉水亿立方米共为亿立方米,地下水年可开采量亿立方米,合计水资源亿立方米。年最大径流量亿立方米,最小年为亿立方米,最大最小比值为3。多年平均输沙量2908万吨,输沙量的年际变化更大,最大年输沙量达8350万吨,最小年只有461万吨,最大最小比值达18。水沙年内分配集中,汛期(7~10月)水量占全年水量的60%左右,汛期沙量则占到95%左右。沙量往往又多集中在几次暴雨洪水中,造成大量的水土流失。  全流域水土流失面积2767平方公里,占流域面积的,每年输入黄河的泥沙2908万吨,流域平均每平方公里输沙量6989吨,若按水土流失面积平均,则高达每平方公里10510吨,而局部地区每平方公里的侵蚀量可高达2万吨。 昕水河 昕水河流域位居黄河中游的东岸,山西省吕梁山南端,为我国黄土高原主要残塬沟壑分布区。发源于山西省境内的蒲县摩天岭,昕水河河流全长 134公里,在大宁县西注入黄河。全流域包括蒲县、隰县、大宁、吉县、永和5县的40个乡(镇)和乡宁、交口的个别自然村。流域面积为4326平方公里。昕水河流经黄土残塬区,水量不大,含沙量高,大宁站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 亿立方米,年平均含沙量55公斤/立方米,年输沙量2830吨。 桑干河 是海河的重要支流,其上游有源子河、恢河两条河流。主流恢河发源于山西省宁武县的管涔山分水岭村,源子河发源于山西省左云县的截口山。两河在朔县与邑村会合后始称桑干河。桑干河流经朔县、山阴、应县、怀仁、大同至阳高县尉家小堡村进入河北省境内。桑干河在山西境内的河流长度为252公里,流域面积达17142平方公里。桑干河上的主要支流有黄水河、浑河、御河等。 滹沱(Hutuo)河 繁峙县泰戏山,向西南流经恒山与五台山之间,至界河折向东流,切穿系舟山和太行山,东流至河北省献县臧桥与子牙河另一支滏阳河相会。全长587公里,流域面积万平方公里。主要支流有阳武河、云中河、牧马河、清水河、南坪河、冶河等,呈羽状排列,主要集中在黄壁庄以上,以下无支流汇入。流域内地势自西向东呈阶梯状倾斜,西部地处山西高原东缘山地和盆地,地势高,黄土分布较厚;中部为太行山背斜形成的山地,富煤矿;东部为平原。流域内天然植被稀少,水土流失较重。流经山区、山地和丘陵的面积约占全流域面积的86%,河流总落差达1800余米。瑶池以上为上游,沿五台山向西南流淌于带状盆地中,河槽宽自一二百米至千米不等,水流缓慢。瑶池至岗南为中游,流经太行山区,河谷深切,呈“V”形谷,宽度均在200米以下,落差大,水流湍急。黄壁庄以下为下游,流经平原,河道宽广,最宽可达6000米,水流缓慢,泥沙淤积,渐成地上河或半地上河,两岸筑有堤防。  流域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温自东向西随地势升高而递减,年降水量400~700毫米,集中于夏季。地表径流主要由降雨补给。年均径流量约22亿立方米,分布不均,以太行山东坡产流较大,愈往上游愈小。径流的年内分配也不均匀,年际变化大,多水年的水量为少水年的10倍。由暴雨酿成的洪水,峰高量大,陡涨陡落,主要来自干流和冶河,多发生在7~8月。含沙量11.4千克/立方米,年输沙量2920吨。全流域已建有岗南、黄壁庄(见岗南水库、黄壁庄水利枢纽)、孤山、下茹越、观上、双乳山、石板、下观、大石门、郭庄等大中水库10座及众多小型水库、塘坝,洪水灾害基本控制,灌溉、发电效益显著。流域内矿藏丰富,尤富煤。有石家庄、阳泉等城市,经济发达。革命胜地西柏坡(见平山县)、苍岩山风景区及隆兴寺等名胜古迹可供游览。  滹沱河历史名称多异。《礼记》称恶池或霍池。《周礼》称厚池。战国时称呼沦水(呼池水)。 秦称厚池河。东汉称滹沱河。《史记》称滹沱,也称亚沦。《水经注》称滹沱。曹魏称呼沱河。西晋称滹沱河。北魏曾一度改称清宁河。滹沱河发源于山西繁峙县泰戏山下孤山村一带,流经代县、原平县及忻定盆地,自东冶镇以下转入太行山东坡,从猴刎入平顶山,经岗南水库、黄壁庄水库和灵寿县,自正定县北白店村西入境,经流县内40多个村庄,至大丰屯村北出境入藁城县,经无极、晋县、深泽、安平、饶阳等县,至献县老河口与滏阳新河汇合入海。 漳河 漳河在中国的水文资料里,是一条不起眼的河流。虽然流经晋冀豫,是海河的重要支流,可是其影响力却远不及其它的大江大河。在干旱少雨的北方,对于黎城乃至长治,甚至更多的地方而言,却是实实在在的母亲河。   漳河分浊漳河与清漳河两支,均发源于山西境内。浊漳河有南、北、西三源,南源出于长子县发鸠山,西源出于沁县西北漳源村,北源出于榆社县柳林河。浊漳河南源全长134公里,向北流至襄垣县的甘村附近西源汇合;西源长81公里,与南源汇合后继续向北,至襄垣县合村口与北源汇合;北源长130公里,三源汇全后称浊漳河,经黎城,从平顺县下马塔营村出境入河南。山西境内河段全长231公里,流域面积11311平方公里。年均径流量石梁站为8亿立方米,年均输沙量1730万吨。清漳河东源长104公里,西源长101公里,东、西二源在左权上交漳村会合后,称清漳河,至黎城县东北的下清泉村注入河北省。清漳河全长142公里,流域面积4159平方公里,每年平均天然径流量4亿立方米。清浊两源在河北省西南边境的合漳村汇合后称漳河。向东流至馆陶入卫河。长466千米(至南陶),流域面积(至蔡小庄)万平方千米。  漳河观台以上段,两岸地势陡峭,河谷狭窄,水流曲折迂回,其间,有赤壁、候壁、天桥段等处天然跌障。河道出观台后进入丘陵地区,岳城水库以下为平原,至馆陶县徐万仓处与卫河汇流后入卫运河。漳河是一条游荡型河道,素以“善淤、善决、善徙”著称。从明朝(公元1368年)至1942年的575年中,较大改道有50次之多,决口次数数不胜数。《海河流域综合规划》中说,海河发源于地处山西省境内的漳河,以此计算海河全长1032公里。此外,有的水利专家还认为,海河发源地应是漳河的上游浊漳河,以此计算海河全长1329公里。  漳河是一条从历史中流出来的河流。漳河发源地之一,长子县发鸠山,是一个凝结着神话传说的地方。实际上,山西大学文学院院长刘毓庆曾大胆断言,“晋东南丛生的英雄神话乃是文明初始的曙光”,“华夏文明的曙光破晓于晋东南”。只有晋东南的众多的神话传说——这种口头相传的历史,才能将中华文明的五千年串起来。许多神话和民间传说中,那些最被人们津津乐道和脍炙人口的故事,如女娲补天,炎帝尝百草、精卫填海、羿射九日、大禹治水、愚公移山、黄帝蚩尤之战、夸父追日、尧舜禅让、成汤祷雨等等,基本上出自上党或和上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李月明先生说,山西襄垣可能是河洛发源地之一。河出图、洛出书很可能就是漳河出图,襄垣罗山出书!此说仅供参考。漳河源头之一的发鸠山,即精卫填海的故事原发地。精卫是炎帝的小女儿,本名女娃。黎城县的隋代《宝泰寺碑记》就称此地为“炎帝获嘉禾之地”。作家钮宇大先生通过文献和实地考查推断出,千古圣帝尧是黎城人。箕山、晒布崖、洗耳河、许由洞、彭祖古居“彭庄”等人文遗迹为“许由洗耳”等民间传说留下的不只是佐证,很可能就是真实历史发生的舞台。
2023-07-24 02:06:361

郭沫若是哪个民族的?

郭沫若(1892年~1978年),男,汉族,中国现代著名学者、文学家、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1892年11月16日出生,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1958年9月至1978年6月任中国科技大学首任校长。郭沫若早年赴日本留学,后接受斯宾诺沙、惠特曼等人思想,决心弃医从文。与成仿吾、郁达夫等组织“创造社”,积极从事新文学运动。这一时期的代表作诗集《女神》摆脱了中国传统诗歌的束缚,充分反映了“五四”时代精神,在中国文学史上开拓了新一代诗风,是当代最优秀的革命浪漫主义诗作。1923年后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提倡无产阶级文学。1926年参加北伐,任国民革命军政治部副主任。1927年蒋介石清党后,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南昌起义。1928年2月因被国民党政府通缉,流亡日本,埋头研究中国古代社会,著有《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字研究》等重要学术著作。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回国,任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后改任文化工作委员会主任,团结进步文化人士从事抗日救亡运动。1946年后,站在民主运动前列,成为国民党统治区文化界的革命旗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当选为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历任政务院副总理兼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等职,当选中国共产党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主编《中国史稿》和《甲骨文合集》,全部作品编成《郭沫若全集》38卷。   郭沫若本人真实照片(10张) 郭沫若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主要创建者之一。1958年5月,为了实现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加速培养国防建设和尖端科学技术方面急需的专门人才,当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联合部分著名科学家,向党中央提出由中国科学院创办一所新型大学的建议。建议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聂荣臻等的支持,以及中央书记处会议的批准。同年9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北京正式成立,国务院任命郭沫若兼任校长。此后,郭沫若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长达20年,显示出渊博的知识和深邃的教育思想。在他的领导下,科学院贯彻“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校方针,实施科研与教育一体化政策,充分发挥科学院各研究所师资力量雄厚、科研设备优良的优势,全力支持科大建设;确立了教学与科研、科学与技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办学原则,倡导了“勤奋学习,红专并进,理实交融”的优良校风,建立了培养新兴、边缘、尖端科技人才的新型教育体制,形成了开明开放、兼容不同学派的民主学术氛围,这些都在中国科大以后的办学实践中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为学校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科大于建校30周年之际,在东区校园树立郭沫若铜像。生平  郭沫若(1892年-1978年),原名开贞,1892年11月16日生于四川乐山沙湾镇,祖先原居福建省宁化县龙上下里七都,即今福建省宁化县石壁镇。郭沫若少年时上过私塾,14岁以前对先秦学术和文化知识打下良好基础。   1914年春赴日本留学,先学医,后从文。先在岗山第六高等学校读书,毕业于日本九州帝国大学医科。这个时期接触了泰戈尔、歌德、莎士比亚、惠特曼等外国作家的作品。   1918年春写的《牧羊哀话》是他的第一篇小说。1918年初夏写的《死的诱惑》是他最早的诗。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他在日本福冈发起组织救国团体夏社,投身于新文化运动,写出了《凤凰涅磐》《地球,我的母亲》《炉中煤》等诗篇。 代表作诗集《女神》(1921年出版)摆脱了中国传统诗歌的束缚,反映了“五四”时代精神,在中国文学史上开拓了新一代诗风。   1921年6月,他和成仿吾、郁达夫等人组织创造社,编辑《创造季刊》,并出版第一部诗集《女神》。   1923年,他在日本帝国大学毕业、回国后继续编辑《创造周报》和《创造日》。   1923年后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提倡无产阶级文学。   1926年参加北伐,任国民革命军政治部副主任,大革命失败后,拒绝蒋介石的殷切拉拢,写下《试看今日之蒋介石》的讨蒋檄文后参加“八一”南昌起义。 郭沫若、卫聚贤考古中合影1924年到1927年间,他创作了历史剧《王昭君》《聂嫈》《卓文君》。   1928年因受蒋介石通缉,旅居日本,从事中国古代史和古文字学的研究工作,著有《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字研究》。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回国,任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后改任文化工作委员会主任 ,团结进步文化人士从事抗日救亡运动。   1941年“皖南事变”后,他写了《屈原》《虎符》《棠棣之花》《孔雀胆》《南冠草》《高渐离》六部历史剧和战斗诗篇《战声集》以及杂文《甲申三百年祭》(该书后被定为中共整风学习文件)。   1946年后,站在民主运动前列,成为国民党统治区文化界的革命旗帜。   1948年当选南京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但他拒绝了这个头衔。   新中国成立后,坚持文学创作,出版了历史剧《蔡文姬》《武则天》等多部诗集等作品,所著《奴隶制时代》等书,提出中国奴隶制和封建制的分期在春秋、战国之际的见解。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政务院副总理兼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主任、历史研究所第一所所长、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主席、中日友好协会名誉会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中国文联主席等要职;郭沫若是中国共产党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第二、第三、第五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郭沫若(中)与周恩来(右)郭沫若的重要著作还有《两周金文辞图录考释》《金文丛考》《卜辞通纂》等,曾在学术界引起轰动;生平著述收有《郭沫若文集》(17卷)和《郭沫若全集》。一生主要文学著作有:诗集《女神》《星空》《瓶》《前茅》《恢复》《蜩螗集》《战声集》等;散文《我的幼年》《反正前后》《创造十年》《北伐途次》《沸羹集》等;戏剧《三个叛逆的女性》《屈原》《虎符》《棠棣之花》《高渐离》《蔡文姬》《武则天》等;另有《沫若诗词选》及翻译歌德的《浮士德》等。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有《郭沫若全集》。   1978年6月12日,郭沫若在北京逝世,终年86岁。   郭沫若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历史学,考古学等领域享有崇高的地位。他是继鲁迅之后,中国文化战线上又一面光辉的旗帜。著作结集为《沫若文集》17卷本(1957~1963),新编《郭沫若全集》分文学(20卷)、历史、考古三编, 1982年起陆续出版发行。许多作品已被译成日、俄、英、德、意、法等多种文字。其中《天上的街市》和《静夜》被选入七年级人教版课本。《雷电颂》被选入八年级课本。 郭沫若相关图注文化界评价  郭沫若曾以歌德自况并被文化界广泛认可,如周扬曾对郭沫若说“你是歌德,但你是社会主义时代新中国的歌德。”,沙叶新则引用恩格斯对歌德的评价指出郭沫若作为伟大天才和凡庸公民的两面。相对于专业的研究者对于他的极度推崇,一般的社会民众中间也存在对于郭沫若因为不了解,对他性格和心理的误读以及对这位天才型人物的苛求而产生的轻视,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温儒敏教授等一些严肃的研究学者将这种“学院派”中间和社会民众间对郭沫若截然相反的态度称之为“两极阅读”。甲骨文字学成就   卜辞通纂郭沫若是甲骨学四堂之一:鼎堂。著作如《甲骨文字研究》《卜辞通纂》《古代文字之辩证的发展》《中国古代史的分期问题》《中国古代社会研究》《青铜时代》《十批判书》 《奴隶制时代》等。   在中国上古史和考古学领域中,甲骨学“四堂”的名气无人不晓。唐兰先生对四堂的评价是:殷墟卜辞研究“自雪堂(罗振玉)导夫先路,观堂(王国维)继以考史,彦堂(董作宾)区其时代,鼎堂(郭沫若)发其辞例,固已极一时之盛”。这四堂基本上代表了1949年之前甲骨学研究的历程与成绩,他们的学术贡献及地位亦在伯仲之间,难以权衡出个高低轻重。但若从甲骨学学科理论与体系建设这一角度而论,董作宾先生出力尤多。如果没有他在科学发掘甲骨文与断代研究方面的卓越贡献,甲骨学这一崭新的学科或许不会如此迅速地从金石学古老的母体中脱胎出来。近读《甲骨学五十年》(以下简称《五十年》),此种感触尤深。编辑本段笔名的来历与含义  郭沫若的母亲杜邀贞说她怀孕时,曾梦见一只小豹子突然咬着她左手的虎口,所以给郭沫若起的乳名叫“文豹”。他在家排行第八,母亲称呼他为“八儿”。郭沫若四岁半上私塾。家里给他起学名叫郭开贞,号尚武。“郭沫若”是他常用的笔名;为什么取名“沫若”呢?他家乡四川省乐山县沙湾镇有两大河流,大渡河(古称沫水)以及流入大渡河的雅河(古称若水)。汉朝司马相如的《喻巴蜀檄》有关“沫若”一句,指的就是大渡河与雅河的汇流。郭开贞于1919年9月11日在《时事新报·学灯》上发表早期诗作时首次用“沫若”笔名,随着《女神》诗集的出版,“郭沫若”为人们所熟悉。   郭沫若一生使用过的名、号、别名与笔名多达五十余个。计有:郭开贞、尚武、文豹、八儿、汾阳主人、竹君主人、定甫、沫若、夏社、郭沫若、沫、爱牟、郭鼎堂、鼎堂、高浩然、麦克昂、吴诚、林守仁、杜顽庶、杜荃、杜衎、坎人、易坎人、石沱、石沱生、李季、阿和乃古登志、蒙其外史、王假维、郭爱牟、蒙其生、蒙侄、谷人、高汝鸿、郭石沱、佐藤和夫、安娜、鼎、杨伯勉、杜衍、白圭、戎马书生、牛何之、羊易之、丁汝成、龙子、克拉克、江耦、有孤、藤子丈夫、佐藤贞吉、郭麦弱、高鸣以及和夫人于立群合撰文章所用的于硕等。   郭沫若几个主要笔名的含意是:麦克昂:“麦克”是英文maker(作者)的音译,“昂”者我也,麦克昂就是“作者是我”的意思。南昌起义失败后,1928年1月他在《创造月刊》一卷八期上发表文艺论文《英雄树》时,第一次启用这一笔名。   杜衎(kàn):郭沫若母亲姓杜,性格衎直(即刚直),取此名以纪念其母。郭沫若在留亡期间思念老母,1929年他在《东方杂志》上发表研究中国古代社会的有关论文,署用此名。   杜顽庶:郭沫若母亲是侧室,自己是“庶出”。他发表《中国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等重要史学研究著作,署名“杜顽庶”,纪念母亲。   坎人、易坎人:郭沫若少年时得过重症伤寒,留下听觉半聋的后遗症。《易经》上的坎卦,说其“于人也为聋”,坎人、易坎人即为聋子之意。郭沫若从1928年起翻译美国作家辛克莱的《石炭王》《屠场》《煤油》等书,用的都是易坎人的笔名。   鼎、鼎堂、郭鼎堂:郭沫若原名郭开贞,《说文解字》上说,“古文以贞为鼎。”贞、鼎两字通用。鼎而附之以堂取其音为“丁当”,取其义“鼎当”。1931年郭沫若在《东方杂志》上发表《毛公 郭沫若(右)与陈毅元帅(中)鼎之年代》,即署名鼎堂。   石沱、石沱生、郭石沱:与鼎有关,周代末期的鼎铭中称鼎为石沱,这是鼎的别名。1934年,商务印书馆的郭沫若译作《生命之科学》,即署名石沱。   郭沫若笔名、化名很多,有“郭鼎堂”“麦克昂”“羊易之”“杨伯勉”“白圭”等,而用得最多的是“郭沫若”这个笔名。因为他家乡四川乐山的两条水,一条是沫水(即大渡河),另一条是若水,他少年时饮二水长大,所以他后来发表新诗时,就用了“沫若”这一笔名。编辑本段中科大主要创建者之一  郭沫若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主要创建者之一。  《黄浦江口》   《女神》(诗集)1921年,泰东   《瓶》(诗集)1927年,创造社   《前茅》(诗集)1928年,创造社   《恢复》(诗集)1928年,创造社   《水平线下》(小说、散文集)1928年,创造社   《我的幼年》(自传)1929年、光华   《漂流三部曲》(小说、戏剧集)1929年,新兴书店   《山中杂记及其他》(小说、戏剧集)1929年,新兴书店   《黑猫与塔》(小说、散文集)1931年,仙岛书店   《后悔》(小说、戏曲集)1930年,光华   《黑猫与羔羊》(小说集)1931年,国光   《今津纪游》(散文集)1931年,爱丽书店   《桌子跳舞》(小说、散文集)1931年,仙岛书店   《文艺论集续集》(论文集)1931年,光华   《创造十年》(回忆录)1932年,现代   《沫若书信集》1933年,泰东   《豕谛》(历史小说)1936年,不二书店   《北伐途次》(散文)1937,潮锋出版社   《甘愿做炮灰》(剧集)1938.北新   《战声》(诗集)1938、战士出版社   《创造十年续编》(回忆录)1938,北新   《羽书集》(散文、论文集)1941,香港盂厦书店   《屈原》(剧本)1942,重庆文林出版社   《蒲剑集》(散文、论文集)1942,重庆文学书店   《棠棣之花》(剧本)1942,作家书屋   《虎符》(剧本)1942,群益   《屈原研究》(论文)1943,群益   《今昔集》(论文集)1943,东方书社   《孔雀胆》(剧本)1943。群益   《南冠草》(剧本)1944,群益   《青铜时代》(史论)1945,文治出版社   《先秦学说述林》(论文)1945,福建永安东南出版社   《十批判书》(史论)1945,群益   《波》(散文集)1945,群益   《苏联纪行》(散文集)1946,上海中外出版社;改名《苏联五十天》,1949,大连新中国书店   《归去来》(散文集)1946,北新《筑》(剧本)1946,群益   《南京印象》(散文集)1946,群益   《少年时代》(自传)1947,海燕   《革命春秋》(自传)1947、海燕   《盲肠炎》(杂文集)1947,群益   《今昔浦剑》(散文、杂文集)1947,海燕   《历史人物》(史论)1947,海燕   《沸羹集》(散文、杂文集)1947,大孚出版社   《天地玄黄》(散文、杂文集)1947,大孚出版社   《地下的笑声》(小说集)1947,海燕   《创作的道路》(理论)1947,文光   《抱箭集》(小说、散文集)1948,海燕   《蜩螗集》(诗集)1948,群益   《雨后集》(诗集)1951,开明   《海涛》(散文集)1951,新文艺   《奴隶制时代》(史论)1952,新文艺   《沫若文集》(1—17卷)1957一1993,人文   《雄鸡集》(诗集)1959,北京   《洪波曲》(自传)1959,百花   《蔡文姬》(剧本)1959,文物   《潮汐集》(诗集)1959,作家   《骆驼集》(诗集)1959,人文   《武则天》1962,中国戏剧   《李白与杜甫》1972,人民   《郭沫若全集》四川人民 1982一1987编辑本段书法成就行草见长韵味无穷
2023-07-24 02:06:281